第五章 机不可失(第2 / 5页)
追根溯源,蒙古仍是东胡的一支。
长城大战之后,军臣单于采纳了中行说的方略,吞并附近的部落,增加土地口众牛羊,以此来加快匈奴的恢复速度。军臣单于率军西征,不仅灭掉了月氏,还把西域给收了,匈奴的土地扩大了不少,口众也增加了。
东胡得了不少好处,满以为冒顿胆小,不敢有异动,已经做好了接收土地的准备,根本就没有想到冒顿会率军前来。给冒顿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死伤无数。
这一仗,对东胡来说,是致命的。从此以后,强大的东胡开始走下坡路了,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冒顿解决了东胡这个最大的威胁之后,这才腾出手来发动战争,统一了匈奴。经过数年的战争,匈奴第一次被统一在一起,其实力倍增,最后才有平城围刘邦,遗书谩高后之事。
冒顿是匈奴历史上最有才干的领袖,他统一匈奴之后,并没有对东胡发起大规模的战争,而是对汉朝大打出手。究其原因,不外在于汉朝富饶,让匈奴垂涎,而东胡,现在的东北三省,是苦寒之地,远远不如汉地锦绣。
冒顿之后的老上单于,还有现如今的军臣单于,都奉行与汉朝战争的方略,而不是对东胡大打出手,东胡这才有了喘息之机,一直苟言残喘至今。
东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准确的说,东胡和匈奴不同,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而是一个部落联盟,东胡一支是其中最大的一支。东胡王虽然权力不小,不过是一个盟主罢了,不象匈奴的单于,是真正的部落首领。
在春秋战国之时,东胡非常强大,对中原大肆滋扰,曾经一度侵入中原,差点把中原给占领了。要是没有五伯联合天下诸侯出兵,把东胡打出去的话。
“胡虏”一词流传极广,其中“胡”字,就和东胡有关。
东胡除了滋扰中原以外,还对相邻的游牧民族进行战争,其中受害最大的就是匈奴了。
匈奴在冒顿统一之前,并不是那么强大,四分五裂,其实力大打折扣。赵武灵王时匈奴南下河套之地,头曼单于南下河套,固然有争夺肥美水草地的想法,亦有架不住东胡进攻的因素,在东胡的强大攻势面前,匈奴不得不选择避其锋芒。
尽管匈奴没有追击,东胡却是再也没有恢复过来,王权给削弱,两支部落迅速崛起,成了东胡最大的两支势力。一支是住在鲜卑山附近的鲜卑一族,另一支是住在乌桓山附近的乌桓一族。
鲜卑、乌桓两族,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力。乌桓在三国时,给曹操征灭。曹操征乌桓之后,还写下了《观沧海》的名篇。
鲜卑一族在南北朝五胡乱华时代,深入中原,建立了政权。喜欢金大侠小说的朋友,就知道会“斗转星移”的姑苏慕容世家,就是鲜卑一族。从根上说,慕容世家其实是东胡一支。
除了鲜卑和乌桓这两支外,东胡还有柔然、室韦、库莫奚、契丹、蒙古这些民族。
其中,契丹和蒙古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最有名的就是蒙古一族了,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
结果却是遭到赵武灵王和蒙恬的进攻,大败而逃。
匈奴两次大举南下,都是大败而归,国力大损,口众锐减,东胡却没什么损失,对匈奴打得更凶狠了。
冒顿杀父自立为单于后,第一件事就是被东胡讹诈。东胡先是要冒顿的骏马、阏氏,冒顿全给了。
在当时,不仅东胡,还包括匈奴的大臣都以为冒顿是胆怯,胆小怕事,认为他无能。
东胡得了便宜之后,得寸进尺,狮子大开口,要匈奴的土地。匈奴的群臣原本以为胆小的冒顿一定会同意,却是没有想到,冒顿火了,召集部众,率领大军杀奔东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