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汉帝国 > 第三十九章 满藏而归

第三十九章 满藏而归(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晁错分派下去,留下一部分人留守,其余人跟着周阳下山。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墨家弟子对周阳佩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周阳时不时就会说上一些工算理论。若说真正动手做东西,周阳肯定不如墨家弟子,可是,说到理论,墨家弟子拍马也赶不上他。

这几天的相处,墨家弟子从周阳这里获益良多。每当周阳说出理论时,他们就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要他们对周阳不佩服都不行。

这事就说定了,墨家弟子在晁错的带领下,开始做盒子。

这一做,周阳发现一个问题,汉朝没有刨这种工具,尽管墨家弟子是了不得的工师,要想做出满足周阳要求的盒子也难。周阳当下把刨说给他们知晓,墨家弟子听后,大是振奋,先把刨做出来,再来做盒子。

有了刨,盒子的密封性就好多了,装上水也不会渗漏,周阳大是满意。

做刨,几经试手,等到一批盒子做出来,已经是两日后的事情了。酝母已经可以用了,周阳指点墨家弟子做军粮。先试做了馒头,蒸出来的馒头,松软可口,比起硬梆梆的锅盔好吃多了,墨家弟子对周阳大是赞赏。

在战场上,将士们不能光啃馒头,还需要肉食。要是只吃馒头,不吃肉,几天下来,将士们的战力会有所下降,营养跟不上嘛。是以,这肉就成了大问题。做成肉干带上,又冷又硬,对将士们的肠胃是一种折磨。

要是能把军粮的保质期延长,延长到半个月,甚至更长,这对汉军来说,极其重要。汉军就可以自带军粮,在大漠上纵横来去,自由驰骋。至于需要的战马数量,对于现在的汉军来说,不是问题,一人两匹三匹,甚至更多,都拿得出来。

周阳所说的问题,是汉军的一短,也是古代战争的难题,无论怎样赞美,都不为过。

这事乍看很小,细想却是干系极大,关系到汉朝能否顺利击破匈奴,墨家弟子无不是欣然同意,围着周阳,陈说自己的构想。

墨家弟子不愧是当世了不得的工师,他们的设想非常好,周阳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构想后,最终确定了方案,做成盒子,把军粮放到里面,涂以黄蜡,进行密封。

在汉朝,没有真空技术,食物的保质是个大问题,这已经是最好的保质技术了。

周阳思来索去,要墨家弟子把肉剁碎了,和着面粉,做成煎饼。不得不说,墨家弟子不仅是了不得的工师算师,还是不错的疱厨,他们做出来的煎饼,松软可口,香气四溢,很是诱人,周阳又是一通好赞。

周阳几经品尝,这煎饼无论是热的,还是冷的,都松软可口,比起以前的锅盔肉干好吃多了,相信将士们一定会喜欢。

并未就此罢手,在周阳的要求下,墨家弟子反复做,直到定出型号为止。

做了一大批,周阳和墨家弟子一道,把煎饼装在盒子里,密封好。在盒子上作好标记,从五天以后,每天打开一部分,检测其质量变化。

这事需要很长时间,周阳没必要再留在墨家总院,决定下山而去。

“大帅,依我们的经验,这吃食放得太久,就会变腐。我是想,这些盒子不要做得太大,够将士们吃一天的就成。”晁错明亮的眼里精光四射,目光炯炯:“一个盒子吃一天,要吃的时候再打开,既使将士们有吃的,还不腐烂。”

“好主意!”周阳击掌赞赏,晁错就是晁错,连这种细节也能想到,让人不得不服气。

要是把十几二十天的吃食装在一起,从第一天开始就使其暴露在空气中,这就使得徒劳无功。若是一天一天的分开装,那就太好了,完全能达到目的。

“姐夫,将士们的肚子有大小,这盒子可以分成好几号,大肚量的拿大号,肚量小的带小号。”刘彻的眼珠一转,马上就有了主意。

“嗯!太子这主意好!”周阳大是赞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