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单于屈服(第3 / 4页)
李广那话是讽刺、是蔑视,军臣单于能好受吗?可是,即使不好受,他又能如何?唯有竖起耳朵听着的份。
“单于呀,这雁门城,我李广可是太熟悉了!我今日就带你好好游览游览。”李广兴致特别高昂,双眼中全是美妙的星星:“当年大战时,你派人前来挤兑我,我就说,要你看好祖坟,莫要给我掘了,如今,不就给掘了?我就是站在这里,在这城墙上说的!那里!有个垛口的地方!”
这是扬眉吐气的美事,周阳他们听在耳里,大是艳慕,当时怎么不是自己守雁门城呢?
军臣单于听在耳里,仿佛针在刺自己的耳朵一般,疼痛难受,身子摇摇晃晃,差点一头从马背上栽下来。当时挤兑李广时,自以为得计,没成想,竟然成了莫大的讽刺!
即使如此,此次进军,仍是困难重重。毕竟漠北太远,还有千里绝域要横渡,因而,汉军学会骑马,练就不错的骑术,是当前最紧迫之事了。
因为汉朝一直缺马,会骑马者不多。尽管周阳在与匈奴的连番大战中,缴获了不少战马,仍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让这些要参与宣示兵威的汉军,练习马术太有必要了。
周阳刚刚班师,汉武帝就把军队调到北地了,对其远大的目光,周阳不得不佩服。
“皇上虽然年少,却是英明神武!”晁错也是赞不绝口,拈着胡须,笑道:“大帅负责弄骏马,皇上负责调动军队,你们君臣二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很默契!”
诸事安排妥当之后,周阳一声令下,汉军拔营而起,朝雁门、云中、定襄、右北平这些北方重镇开去,准备驻扎在这里。
在这里欢庆,在这里放歌,在这里欣赏单于君臣的匈奴舞蹈,那是千古盛事!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匈奴的单于第一次为敌国跳舞助兴,这意味着军臣单于好不容易保留到现在的自尊也给周阳剥夺了!
长城内外,处于喜悦之中。这种喜悦之气,不是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不是半天,不是一天就能散去的,这种喜悦之气一连持续了数日,这才稍却。
若不是汉武帝有旨意传到,要周阳率领有功将士返回长安,参与景帝的葬礼的话,还会持续下去。这是千古盛事,百姓的喜悦之情浓烈之极,到如今,也不过是小却,周阳早就想率军离开,却是难却百姓盛情,这才一直担搁至今。
好在,在长城欢庆这数日中,把缴获的牛羊、骏马分发给边关百姓,这让百姓的欢喜之情更高。历来只有匈奴掳掠他们的财物,他们何时拥有过匈奴的财物?
当然,这事由张辟彊和晁错来主持,周阳不用操心此事。
周阳率领众将,押着军臣单于这些君臣,带上缴获的战利品,诸如冒顿的墓碑,单于的权杖,朝雁门城开进。
边关百姓不愿离去,尾随而来,远远望去,是一条望不到头的巨龙,很是壮观。
来到雁门城下,最欢喜的莫过于李广了,骑着烈阳驹,来到军臣单于身边,笑嘻嘻的道:“单于,睁大你的狗眼,好好瞧瞧,这就是你梦寐以求的雁门城!你瞧瞧,雁门城雄伟如昔,而你已经不再是手握百万雄兵,驰骋在大漠上的匈奴单于了!”
雁门城,是军臣单于做梦都想夺下的城池,他多方努力,都没有成功。当然,若不是周阳来到汉朝,扭转了汉朝的颓势,“凌辱之恨”并没有发生,要不然的话,军臣单于会攻破雁门城,会纵兵横扫,数十万汉朝百姓会流离失所。
李广这话,无异于是在军臣单于的伤口上撒盐,军臣单于心口一阵阵撕裂般的疼痛,身子瑟瑟发抖。
牛羊是全部分发了的,骏马只分发给百姓一部分,更多的是留作军用。来年还要宣示兵威,这骏马是少不了的,不可能全部分发给百姓。可是,骏马实在是太多了,全部留给朝廷支用的话,难以维持,只能分发给百姓使用。
毕竟,骏马是不错的交通工具,有了骏马,百姓就会方便很多。
“大帅谋得深呀!”张辟彊对周阳留下一部分骏马之举,大加赞赏:“龙城大捷刚刚结束,大帅就在谋划深入漠北之事了!深谋远虑呀!”
“二叔祖过奖了,真正深谋远虑的是皇上!”周阳不是拍汉武帝的马屁,而是真心的赞扬。尽管后人对汉武帝大加贬斥,可是,周阳不得不佩服他的目光。
就在周阳班师之际,他已经调动汉军赶到边关,为的就是接收骏马,进行骑术训练。要知道,来年宣示兵威,汉军必须要大举进入漠北,要拿下狼居胥山。虽说匈奴精锐尽失,这次进军不可能有大战,就是连象样的抵抗都不太可能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