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密道追踪 > 第一章 老沙(四)

第一章 老沙(四)(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先是附属产业的工厂一个个倒闭,钢厂勉强维持几年,到了去年,最后一个炼钢炉也终于熄火。

工人们下岗后,老家在别处的就回家了。当地的工人就只能回去种田。虎符镇就这样渐渐的萧条下来,不复以往的喧闹。

老沙决定想个办法让自己在小镇上留下来,他看中了一爿小门面,打算开个杂货铺什么的,掩人耳目。当老沙把这个提议告诉神偷的时候,被神偷否决。

“你在这个时候,盘一个门面做生意,”神拖回答,“可以瞒住当地人,可是现在有同行已经进来了,你这么做,不就是给他们当了靶子。”

老沙觉得神偷说的话挺有道理,就说:“那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老沙把自己掩饰成一个外来的游客,在小镇上慢慢行走。看着小镇的环境。小镇从前是有几个工厂的,但是都是钢厂的配套产业,都是一些电镀、制管、型材焊接……的小型工程,污染大,能耗高,所以首先关停的就是这些厂子。现在那些附属的小厂的原址都已经荒凉,只剩下一些破旧的厂房和大片长满杂草的空地,围墙都成了残垣断壁,勉强能从废弃的厂门上辨认以前是做什么的工厂。

小镇的工业崩溃,取而代之在振兴旅游业,但是这里的旅游业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小镇的街道上的游人寥寥,建筑设施也没有完善。小镇的居民,当初一定是受了政府的号召,纷纷在小镇临街开了不少餐馆和纪念品门面,大部分也是惨淡经营,只有十几家还在勉强维持,看样子距离关门大吉也不太远了。

这就是为什么一旦挖掘机在工厂外围发现了青花古瓷之后,当地政府大肆宣扬的原因吧,他们急需要一个噱头,把风景区的名声打出去。

老沙想到这里,不仅心中感叹,他们那里知道从地底下的东西,价值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考古专家组一时半会来不了,这种事情在中国多了去了,他们也需要甄别事情的真实性,和挖出的文物是否具备价值。时间还够,不用太着急。

老沙在小镇上转悠了两天,坐着跟当地的老人闲聊几次,就把小镇的大致环境和情况弄明白了。

神偷现在没有时间跟他交谈,因为嫣儿正在快速的移动手中的鼠标,然后两只手,在键盘上飞快的键入指令,手指白皙纤长,落在键盘上,跟弹钢琴似的。

嫣儿在工作的时候,一脸的专注,老沙看着嫣儿秀丽的脸,心里明白,神偷肯定是离不开嫣儿了。上一次合作,老沙还认为嫣儿只是临时和神偷合作。现在老沙看明白,神偷肯定已经被嫣儿给迷住,他们以后肯定是一家人了。

这种想法,让老沙很不安。作为合作者,三角关系才是最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一旦其中两个人关系密切,这个平衡就打破,是个很危险的局面。而且现在,神偷越来越依赖嫣儿的那些电脑和一些稀奇古怪的高级玩意,自己的本事反而不如以前那样被重视,这种局面,也很燃老沙担心。

老沙决定,做完这单之后,自己就不再和神偷合作。

老沙想用做小买卖来掩护自己的想法被否定,自己的提议被否决,估计也是嫣儿的主意,现在神偷的心思都在嫣儿身上,老沙暗自提防这件事情。

这里本身叫虎符村,名字听起来非常气派,但是一直都是隐藏在山沟里的小村落,从来就没有什么大名气,这里山高石多,土地相对平原贫瘠,所以虎符村一直就住着几百人,稀稀落落的分散在各个山沟里。

到了六十年代,虎符村突然来了机会,一个来自于省里的地址勘测队,在虎符村的地界上转悠了两年,突然宣布,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中型的铁矿。这下虎符村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国家立即在虎符村开了一个钢厂,然后来了大批工人,根据政策,在当地招工,把当地的农民着手进来当工人。在那个年代,当工人是无上的荣耀,端着国家的铁饭碗,是所有农民的梦想。为了能进入钢厂当工人,很多当地人都动用关系,挤破了脑袋想进来。

然后就是虎符村最辉煌的日子,由于钢厂的重要,虎符村的建制也提升为虎符镇。所有的建筑都围绕着这个钢厂,到了八十年代,钢厂非常红火,于是配套产业的工厂也纷纷修建起来,虎符镇的人口达到了几千人。但是其中大部分是这些工厂的工人。工人多了,做买卖的人也随着多了起来。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虎符镇非常的热闹,比附近的几个镇子要繁华的多。

不过到了九十年中期,首先是国家产业调整,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扶持力度消减,这时候,矿务局也放出消息,虎符镇的铁矿的资源也渐渐枯竭。当初的勘测结果有误,实际上矿藏里面百分之七十的铁矿石根本达不到提炼的要求。现在能够开采的百分之三十,已经开采殆尽。接下来,经济大环境越来越不好,虎符镇钢厂,就成为了政府消减工业负担的首要目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