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售楼先生(第1 / 2页)
精神病院到了,卢振宇陪着吴学峰两口子去给吴思思办了出院手续,杨院长亲自接待他们,说病人现在情绪稳定,我给她开了一些药,按时服药就行,记住千万别刺激她就行。
李娥千恩万谢的,吴学峰眼巴巴的看着走廊尽头,已经换了衣服的女儿走过来,一家人终于团圆,哽咽失声,经历过生离死别更珍惜亲人的存在,感人至深的场景连卢振宇和文讷都红了眼圈。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很默契的没有提到案子的事情,吴思思心情很好,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捕食者。”
“思思回来就好,我明天去一趟江北,这事儿咱家不参与不合适。”吴学峰说。
卢振宇忽然想起化机厂的改制案,就问他们两口子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杀千刀的贪官不得好死!”李娥忽然变了面孔,咬牙切齿,声泪俱下,“要不是她贪了我们的安置款,思思她外公就不会死。”
原来当年江北有个负责企业改制的副市长叫张卫红,她曾经担任过江岸区的区长,深谙土地财政的奥秘,于是借用手中职权和在化工局的老关系,用狸猫换太子的手段将合同偷梁换柱,悄没声息的就把化机厂的土地使用权给搞到手,因为合同签完她当场带走没留下存档的,所以当时无人知晓,直到土地被偷偷卖掉工人们才发觉不妙,但是张卫红已经车祸身亡,三个亿征地款下落不明,安置款至今也有一千多万没能讨回。
“那么这块土地到底归谁所有?”卢振宇还是没搞明白。
“当然是归我们全厂职工所有。”吴学峰义正言辞道,“我们的青春都献给单位了,到头来像丧家犬一样被扫地出门不说,厂子连同宿舍的地都给我们卖了,让我们无家可归,要是国家收走修公路建公园,咱没二话,毕竟那是国家的地,咱是党员,服从国家安排,可是那地不是她张卫红和魏国仁的啊,张卫红仗着自的副市长身份,左手买,右手卖,把国家的三亿征地款划给了魏国仁小舅子开的公司,这钱转手就进了她的腰包,给她孩子在国外念书买房子买车用了,老天开眼,她是没能享受到,一场车祸烧死她了,死无全尸,活该!”
这一场大酒,卢振宇喝得昏天黑地,晚上回到住处吐了一夜,还不敢告诉文讷,早上八点钟还在沉睡中就被电话吵醒,居然是吴学峰打来的,他告诉卢记者,女儿吴思思已经痊愈,今天就可以出院了。
卢振宇顿时睡意全无,一骨碌爬起来说几点钟,我开车去接。
吴家人并没有推辞,这是因为卢振宇说过想拿独家新闻,所以吴学峰才会第一个通知他,再说精神病院距离市区挺远的,没车还真不方便。
八点四十,卢振宇和文讷准时来到城中村,接了吴学峰夫妇一起前往精神病院,一路上老吴神情亢奋,李娥絮絮叨叨,没什么比亲人失而复得更让人开心的了,吴学峰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女儿今后的道路一定很顺。
文讷说:“思思确实有运气,她被劫持的时候,正好有一组巡逻的特警经过,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之后的事情卢振宇看到张洪祥做的详细报道,后来这块地被本市房地产企业大开发购得,但是这个开发商本身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企业破产拆分重组,地块一直转来转去的,搁置了好多年都荒芜了,最后这一棒被金天鹅接了,明知道是烫手山芋还接,说明陆刚已经有了妥善的解决方案,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工人围堵的情况呢。
也许和新换了市委书记有关。
李娥的父亲是化机厂老职工,当年患病在床,医药费没法报销,冬天一家人挤在平房里瑟瑟发抖,连买煤取暖的钱都没有,老人家患上肺炎去世了,至今想起来李娥都悲痛万分。
“现在政府有什么说法么?”卢振宇问道,“你们知道那块地方现在正在盖商品房么?”
吴学峰说:“知道,厂里同事建了个群,我在群里,本来我是打算回去参与的,但是家里出了事就没去,大家的意见很明确,在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前,谁也不能在那块地上盖楼。”
卢振宇说:“不光是运气,个人的反应能力也很关键,如果是别的女孩可能就吓懵了,思思还能呼救,这很不简单。”
李娥说:“我们家思思从小就机灵,她七岁的时候差点被人拐走,把我们都快吓死了,结果可好,她在路上见到一个穿警服的就跑过去叫人家爸爸,把人贩子给吓跑了。”
吴学峰纠正说:“不是穿警服的,是个工商局的干部。”
李娥说:“反正是穿制服戴大檐帽的,思思知道戴大檐帽的都是好人。”
文讷丢给卢振宇一个眼神,这个吴思思果然从小就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