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苦逼的京都府尹(第3 / 4页)
那么,逆向推一下,如果真是纠纷和仇杀呢?谁有能力做到?
二人一路走来,有感于权势弄人,世事变迁,早已荣辱与共了。因此杨三枣的境况,他是最清楚的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一语道破杨三枣积郁数年的结症。
此时已是下午,收到了一些衙役传上来的资料,两个人就在后堂讨论起来了。
张府丞喝了一口茶,娓娓道来。
京都府的大大小小的公务,需要按重要程度报送刑部提刑司,极为重要的案件还会移交大理寺。但无论巨细,按照惯例,都必须交付一份底案给缇骑司备份。因此这桩东民巷杀人案,是必须要向缇骑司交付文案的。
那么,这份文案该怎么写呢?
府丞嘿嘿笑道:“大人,这或许会是一个机会。”
杨三枣奇道:“机会?什么机会?”
“大人离开的机会。”
“这有什么关系?”杨三枣道。
府丞两指捻着山羊胡须嘿嘿笑道:“大人不是要离开京都府吗?眼下就是一个机会。”
一份好的文案,必须是通俗易懂的,尽量用详细的语言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的起因经过结局,让人看之,一目了然。那这一份要怎么写呢?
这桩案子,明显不是帮派冲突。因为所有死者装束统一,从衙役的回报来看,还全部是草原人,也就是说,这是一场针对草原商人的屠杀。屠杀所用的凶器,必定是长刀大枪,这点京都府老仵作的水平是值得相信的。那么行凶者的人数呢?案发的时间呢?经过了多久和怎样的打斗呢?
最关键的动机呢?
商业纠纷?哪里至于杀了这么多人?家族仇杀?那里有人敢在晋都大肆杀戮?
这份案子不好写。
“怎么离开?”
“缇骑就是大人离开的关键!”
“哦?说来听听。”
这个府丞,姓张名良,是杨三枣当年未发迹时结识的一名京都府小吏,相交莫逆。
后来杨三枣通过科举,一路磕磕碰碰居然坐到了京都府尹,于是就动心思把当年的老兄弟们扶起来了。只是由于当年的朋友质量实在太差,也因为京都府又是各大世族、政治集团安插人手竞争激烈的地方,当年的小伙伴居然尽皆折腰。如此一来这位张良张府丞竟是如今京都府里仅存的一名老相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