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战的序幕(第1 / 7页)
九月二十一日,第一拨山贼杀了过来。
两千人的步兵,能看得出来,基本上都是精锐,虽然没能登上城墙,但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伤亡。
顺便说一句,晋城没有护城河。这是一件让谢神策无法理解的事情。靠山靠水的城市居然没有护城河。
随后两天,又有两拨山贼来袭,虽然加大了攻势,但也没有任何进展。
至于被包围日久,然后断水▽,ww≤w.断粮之类的,反倒不在谢神策的考虑之类。
那是山贼们才要考虑的。
所以,缇骑的职能被谢神策最大程度的发挥利用了。
不光是进入城池的稽查,就是宵禁巡逻之类的,也都是由缇骑带头负责。
九月二十日,在谢神策刚刚准备好一切的时候,前方来报,太行山山贼倾巢出动,前锋距晋城只十里之遥。
山贼们整合内部人心,磨刀霍霍,谢神策这边也当然没有闲着,实际上从谢神策来到晋城的第二天起就在准备防御了。
是的,防御。
只是凭借着着四千人的兵力,谢神策不至于敢与五六万大军正面决战。即便敌人是几乎没有盔甲装备极不齐整的山贼。
谢衣年轻的时候倒是干过两千人突进三百里的壮举,不过那是精锐骑兵对南宋。这没什么可比性。
谢神策手中唯一的骑兵就是从晋都带过来的四百黑甲卫。
谢神策所料不假,此次太行山山贼来者甚众,总计五万八千余人。其中包括七百骑兵。
谢神策在得知山贼有七百骑兵的时候吃了一惊,而后很快平静。就算是阳泉,也有山贼万余,骑兵都二百了,白岩寨的山贼却只七百骑兵,已经算是少得了。按理来说数目还应该更多些的。
不过这些都不是关键。
谢神策看重的还是那一万三千精锐。据报,这一万三千人,绝大部分都有皮甲护身,有的还有肩甲以及板甲护胸。他们手持大刀,人人背负木质投枪,有的还持有大盾。
谢神策不禁想到了罗马步兵。
决战于野?开什么玩笑。
能防止山贼进入晋城里面就不错了。这是谢神策很看重的一个方面。
谢神策对水泊梁山攻打州县的策略可是极有研究的。梁山下山,哪一次不是有内应开门才能取胜的?
同样是山贼,同样等同于造反,太行山山贼不是傻子,内外呼应的法子他们才是老祖宗。邯郸惨案之所以能发生,除了邯郸自身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山贼能从内而外制造混乱,并掌控城门。
山贼没有大规模的攻城器械,武器匮乏,就是弓箭都数量都极少,所以傻子都知道,要守住晋城,只要将他们拒之城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