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灵山 > 313回、三川北虏乱如麻,休言谈笑静胡沙

313回、三川北虏乱如麻,休言谈笑静胡沙(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梅效未奉永王之诏,永王率军到达广陵时,他领军已北上。但有一人接受了永王李璘的邀请,从庐山上下来,沿长江直追永王大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白。

李白曾在天宝初年奉诏入长安,位居翰林供奉,草制诏书。一度很受恩宠。但时间过了没两年,李白就被排挤出京,美其名曰赐金还山。李白的理想是施展定国安邦的宰相之才,并不甘心做一个闲文添锦的散臣,而玄宗用他不过就是用其文采。并不打算用他治国。

李白在长安日子过的越来越苦闷,难免有牢骚之词,曾写下“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这样地诗句。自视为白雪高洁,又讥讽朝中权贵为青蝇互聚。时间一长自然会被小人抓住把柄进谗言,他被玄宗疏远放还也不算意外,离京时留下了那首传颂千古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李白这个人并不是伪作清高,而是骨子里真正的清高。他一辈子写过很多诗,交往过很多人,在民间有祈求举荐之作。比如献给玉真公主的诗,在朝中也有歌功颂德之作,比如在翰林供奉任上所做的赋文与诏诰,这些可以视作他为实现理想抱负所做的努力和妥协。

公允而论,李白做为文人还是有真正的气节,藐视权贵也不是虚言。在朝中时,不论是宫中掌权的高力士还是朝中掌权地李林甫,要想从仕途往上爬必须奉承这两个人。而李白从来没有。不因为功名心而折节攀附自己厌恶的人,并不假以辞色。同时李白也能与市井民众真正的结交。并不轻视对方低贱的身份,比如芜州的纪叟。

梅毅看着她。眼神中大有深意,开口道:“你与行儿的关系,若是普通道友也没什么,若是人间夫妻又是另外一回事,但以你之愿为修行道侣的话,恐怕并不合适。行儿在战阵中受伤时,你去了哪里?”

那天战场上空中怪手击下时,梅应行第一个挥紫藤枝相迎。宇文登也随之飞天而起。宇文龙与宇文虎各举法器迎敌,虎头虎脑的阿斑随着梅应行一头就往天上撞了过去。按对方地来势看。他们是抵挡不住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未退,因为自己一退别人受到的冲击就更大了,尤其是在战阵之中不能失去相互掩护的位置。

只有樱宁及时退避到一旁,从侧翼向云端反击,这时梅毅赶到了。修行人遭遇强敌,斗法之时避敌锋芒先保自身,是一种很正常的举动,论修为她在梅应行之上,但她正面出手恐怕也挡不住空中地怪爪,不能因此指责她什么。

梅毅并未指责樱宁,只是说她不适合为梅应行的道侣,应将此愿消去。樱宁闻言身体微微颤了颤,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梅毅看着她似是自言自语的又说道:“你身在军中应知军纪,当年我也是吴王杜伏威身边年纪最小的亲兵,当日那萨满大巫杀入阵中时,梅效身前地亲兵明知不敌却拼死抵抗,你可知为何?”

所谓亲兵,就是将领身边最精锐的亲随护卫,平时拿最高的饷银,拥有最好的装备与待遇,军中地位很高。但有一点,若在战阵中敌方冲到阵前欲斩杀将领,大将危亡而亲兵未上前,就是死罪!

李白离开长安之后曾云游天下各地,也来过芜州数次,最近在庐山上隐居修道。永王李璘派使者韦子春三顾茅庐,邀李白相助他平定天下,将李白已经熄灭地雄心壮志再度点燃,欣然下山追随李璘而去。

樱宁低下头,弱弱的说道:“可是我……”她想说自己并不是梅应行的亲兵,但这句话又说不出口。

梅毅打断她的话道:“我知道你不是行儿的亲兵,他也不是真正地行军将领,你只是一位来相助的修士,把自己当作顺手帮忙的世外高人。若是这么论的话,应该谢谢你才对,绝无可责之处。……但行儿欲以你为道侣,而你所为却非道侣之行,还是早断了他这个念想吧。”

普通朋友之间,不能指责樱宁做的不够多,但若是修行道侣之间,不应是樱宁那般所为。若对敌之人是梅振衣,知焰绝对不会避敌锋芒选择先保自身,而是尽最大可能与梅振衣合击互为攻防。这是连想都不用想的问题。

不让樱宁再入青漪三山陪梅应行疗伤,假如换一个人不会做的如此绝情,但梅毅向来做事直接不讲情面,他这么处置也正常。梅振衣当初不喜欢樱宁,也可能早看透了此女子的心性,确实不是适合地道侣。

梅毅身为行儿地尊长拦住山路表明了态度,樱宁无奈只得转身离去,她地眼圈已经红了。愣愣地不知在想些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