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末年 > 第294章 大都督府计议,时机已到

第294章 大都督府计议,时机已到(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身为在西安数得着的大将,李瑁在这件事不好开口,毕竟回来的也是他的叔父,故而谭武一开口,大伙都表示点头称是。

此刻附带的奏本中,郑仁宝已经亲率一个营1500人马进驻雁门,广设旗帜,准备等李璟先父的骸骨进入大同之后,出境五十里迎接,而赵默笙更是亲自北上驻扎宁武,准备沿途送迎。

郭胜以大军移师黄河东岸,全军带素,准备哭灵。

不仅如此,朝廷已正式下旨,追封李氏先公为山西都司指挥佥事,世袭罔替,由于其后代只有李璟一人,遂从旁系中择一贤良,加世袭宁武所千户。

此时由京营之中特意选派三百精壮,护送先公遗骸入晋,沿途但凡宣府,大同镇,皆好生护卫,凡支给一并由朝廷承担。

麾下得到消息的文武官员,也纷纷打着哈欠从自己的府邸里出来,汇聚在昔日秦王府门前等待召见。

一整个封建时代的孝义,都是排在前列的,有道是天子家事无小事。换在乞活军这个如今膨胀到十几万人的大团体里,也同样如此,视李璟为主者,自然视李璟之父为父,胆敢有那不遵从者,便是不忠不孝,往后如何在乞活军中立足?

故而,哪怕手头有天大的事,也得先放下,到大都督府表示忠诚才是第一位的。得亏这些人也不知道哪里学来的,反正无论文武,手里都拿着一份奏本,就拖管家先行递交进去。

在西安的武将自校尉以上数百人之多。眼下聚集到了一起,真真的把大都督府门前是挤了个水泄不通,那些地方兼任亲民官和屯田官的,也分列成一群,各自上表不提。

大都督府管事一瞧,这来势汹汹的。府里本就在准备着,没空缺人手招呼这些个将领和大人,遂直接叫过两个小厮,直接挑来一个空的箩筐,在人群里走了一圈,大伙纷纷把悼念的奏本往箩筐里丢。

因为现在陕西境内,从原来的五七日一报,改作三日一报,皆收复失地,剿杀贼人多少,朝廷自然是深信不疑,连带着新鲜出炉的三省剿匪总督,也快要尘埃落定了。

由于得了张凤翼的贿赂,加上举荐李璟剿贼有功,兵部尚书熊大人最近可是春风得意,再得首辅周廷儒的首肯,朝廷已经准备正式下旨,擢升张凤翼住持西北和河南等地的剿匪任务,但是现在事情还拖着,因为三边总督这个位置,太过于重要,反而一时难产。

要说朝廷是一群傻子在办公,那肯定是侮辱人,至少到现在,大家已经看的出来,李璟在陕西已经是站住脚了,起码无论是从战报上看,还是李璟在奏本上的语气,都是越来越足。

一箩筐装完,又来一箩筐,足见大家对这事的看中,换后世的话,就是给领导家拜年,你去了,领导不一定记得,但是谁没去,领导肯定记得,这可是关乎自己站队正确与否的问题,原则性是不可更改的。

所以在整整五箩筐的奏本抬进李璟的办公书房之后,里面几个亲信大将和节制陕西民事的官员都倒吸了一口冷气,不到今日,不知乞活军将领之多啊,这恐怕能递上来的,都上来了,好家伙,光看这些,就得看个半日啊。

“搞什么搞,我一家事,如何能够惊动如此之多的官员将领?难道你们都不用办差了吗?”

李璟也怒了,特么的五箩筐,看都看死个人,还嫌自己公务不够繁忙啊。

“主公休要动怒,这都是做臣子的一番心意,对先主公的尊敬,若是今日无此事,主公才该动怒才是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