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两个匈奴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两个匈奴(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个的头曼还显得其意风发,那是因为匈奴人彻底击败了月氏人,包括河套在内的草原西部和中部都成了匈奴所有。比较重要的还有一点,头曼在一次会谈中与丁零人达成了共识,匈奴人、丁零人将会和呼揭人、屈射人、浑庾人、鬲昆人组成一个大联盟,这个联盟却不是要南下入侵当时刚刚统一的大秦,是为了向东应付东胡人的咄咄逼人。

没用错词,东胡人对南边的华夏族群比较怂,但是东胡人对同为草原部族的匈奴等等人却是凶悍得很,已经不止一次逼迫匈奴或是其它草原部族献上宝马、女人……等等任何想要的东西。

东胡人比较过份的一次,那是集结了将近二十五万到了匈奴的家门口,要求匈奴人让出从月氏人那里抢夺的一块地盘,并且那块地盘对于匈奴人来说还相对比较重要,可是匈奴人二话没说就同意割让了。

匈奴人为什么那么干脆?那是因为匈奴人几次与东胡人的交战都战败了。不是在搞笑,是匈奴人真的不断败给了对华夏族群那么怂的东胡人,而偏偏很多时候匈奴能与华夏族群中的秦国和赵国硬刚,似乎还刚赢了几次?

在那个历史阶段中,东胡人才是草原霸主,至于什么匈奴人、丁零人、浑庾人、屈射人、鬲昆人,他们面对东胡的时候只能不断地避让。

韩王成才是列国承认的韩王,又有张良在各地串联和奔波,毫无疑问的是韩王信就此倒霉了。

燕地那个时候是属于臧荼和韩广联合统管,燕王姬夏不过是一个傀儡人物。臧荼和韩广对于韩王信跑来燕地是带着很强的警惕心理,他们之所以警惕是出于张良的功劳,事实也证明他们的警惕没有多余,韩王信入了燕地之后就该是招兵,并且无视了燕国已经复国的事实,带着一帮残兵败将玩起了收税的行当,那没的说了吧?就一个字,那就是干。

燕国虽然是列国之中相对弱小的一个,但是对付韩王信这一帮残兵败将还是没有任何的问题。本来臧荼和韩广也跟将韩王信弄死,但是两人本着韩王信好歹是称王的人物,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竟然选择放了一马。

韩王信根本就没有感激臧荼和韩广的手下留情,他跑了,跑到了辽东以北的东胡人那边,之后就是燕国糟糕的开始,因为韩王信这个家伙引来了东胡人,东胡人开始不断袭扰燕国边境,那也是为什么燕国在复立之初的几年一直没有掺和南边的事情,反而是臧荼和韩广轮流带兵向东和向北攻击,那是在与东胡人交战。

按照吕哲的原话,他能够收编和不杀,那是因为臧荼和韩广两人是带兵进攻异族,并且对于整个族群来说是开拓了疆土,算得上是有功于民族。

东胡的衰弱是要从内部分裂开始讲起,那是东南部的山地东胡和北面的草原东胡产生矛盾,随后北部东胡独立出去成为一个崭新的游牧民族,也即是所谓的鲜卑。

要是历史没有被吕哲改变,过几十年之后冒顿就该与鲜卑人达成谈判,双方联合起来才进攻虚弱了的东胡。

后面,韩广不是找死了一次吗?兵败被俘之后也没有被宰了,那是因为这个家伙带兵攻下了(朝鲜)半岛。

韩王信引诱东胡人攻击燕国,东胡人在燕军手里根本就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后面又有齐国从中周旋,东胡人在付出一定代价之后与燕国达成和解,同时东胡的一些部落也接受了齐国的雇佣南下参战。

因为东胡与燕国和解,然后东胡从某种程度上又成了齐国的盟友,韩王信在知道这些之后又撇开脚丫子逃了。

事实也证明韩王信逃得正确,他要是跑得晚一些就该被捆绑起来送到齐国,然后被深恨他的齐王“咔擦”掉了脑袋。

韩王信从东胡人那里跑了之后去了哪里?没错!他跑到了匈奴人那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