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混在三国当军阀 > 第360章 大战前夕

第360章 大战前夕(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洛阳东效的工场内外,此时的戒备竟是格外的森严,三丈多高的寨墙上布满了金戈武士,出入工场的前后大门更是三步一哨,五步一岁。除了原本就一直驻扎在这里的三千禁卫军,又增加了卫将军典韦率领的三千御林卫,近六千凉军精锐已经完全封锁了整座工场。

没有天子圣谕,任何人等不准出入,闲杂人等胆敢靠近工场十步以内者,一律杀无赦!

工场内。

凉太祖马跃以及贾诩、李肃等文武百官正围着一架庞大的器械啧啧称奇。

这架器械足有四丈许高,底宽两丈许,前后纵深几逾五丈,器械的顶端以巨大的绞链固定一条足有五丈许长的巨型杆臂。

第360章 大战前夕

马氏改良版投石机的研制过程并不顺利,由于马跃只能提供简单并且模糊的概念,甚至连绞盘该安装在抛石机的前部还有后部,绞起的配重该以什么机构来支撑等等细节都弄不清楚,而这种改良的投石机可以说和这前的人力牵引式投石机完全不同,所以负责具体制作的陈群只能在不断的试验中逐渐完善。

由于马氏改良版投石机的打击目标是吴、楚水军的大型楼船,所以这种投石机抛送出去的石弹必需足够重,才能确保凿穿水军战船的船舱,从而给予吴、楚水军以重创,投石机的抛送距离也必须超过普通弓箭的射程至少一半,这样才能先发制人。

陈群做过简单的试验,只有超过两百斤(给合四十公斤)的石块从五丈以上的高空坠下,才能击穿与水军战船舱壁、甲板等厚的木板,考虑到战船内壁和甲板底部往往都有加强横筋的支撑,因此实际所需石弹的重量至少需要三百斤(约六十公斤)。

而普通弓箭的射程一般为百步,超过一半就是一百五十步(约225米)。

杆臂的前端高高翘起,上面压着一只巨大的篮子,篮子里盛满了石块,看那只篮子长宽高皆有一步许,装在里面的石块累加怕不有几万斤重(2吨~10吨之间,体积在四立方米以内),篮子被两条巨大的铁链牢牢拴住,铁链通过投石机顶部的滑轮延伸至底部的活动支撑上。

投石机发射时,士兵只需要砸开活动支撑即可。

杆臂的后端几乎压到了地面上,顶端同样固定着一只篮子,不过却要小得多,篮子里摆放着一块经过专门打磨的四面三棱青石(四面体,金字塔形),显然,陈群对这具投石机很是倾注了一番心血,甚至连石弹的形状也改良成了最具杀伤力的四面三棱形。

在天子及百官期待的眼神中,陈群深吸一口气,高举的右手狠狠落下,喝道:“放!”

“平!”

也就是说,马氏改良版投石机至少要将三百斤重的石弹抛送到一百五十步以外,这就需要极其坚韧并且拥有足够长度的杆臂,陈群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单体杆臂在自身重量和大小受到限制的前提之下,很难承受如此巨大的冲击。

正当陈群束手无策时,蒯良给了他极为重要的建议,酷爱建筑艺术的蒯良从房梁结构中得到启发,建议陈群制作复合式杆臂,其原理就是以两根相对较细、较轻,并行排列的纵向杆臂为主体,在两根杆臂中间横向支撑大量的加强横筋,然后外表面再裹以兽皮,以兽筋缠紧,兽筋风干时会自然收缩,就能将两条杆臂以及中间的加强横筋紧紧裹为一体。

这样制作出来的复合式杆臂,无论是其强度还是弹性都将大大增加,尤其是它的重量要比实心单体杆臂轻便得多,因而在发射时也更为轻便、快捷。

陈群采纳了蒯良的建议,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试验,终于制作出了一具粗陋的样机。

样机制成之后,陈群试射了几次效果还算不错,便邀请马跃及文武百官同来观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