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346节(第2 / 5页)
唐寅却是对自己很有自信的,根本没有否决文哥儿的想法,而是调侃道:“你这个王公堤听着就有点大逆不道了,不如还是叫神童堤吧!”
文哥儿道:“我可是至少要活到八十八的,世上哪有八十八岁的神童?!”
唐寅道:“一朝为神童,一辈子都是神童,你就认命吧。”
有友人在侧天南海北地闲扯,莫说七里水路,便是百里千里也不算什么,一行人很快抵达虎丘。
下了船,剩下的就全靠腿了。文哥儿年纪虽小,走起路来却一点都不输人,一口气就跑到了剑池旁的千人石上。
有几个好友作陪唐寅精神好了不少提出让文徵明他们带文哥儿去虎丘逛逛。
本来他是不准备去的因为他还在孝期,出去许多东西不能吃也不能喝,甚至连玩都不能玩尽兴。但文哥儿力邀他一起去,说是早就听闻虎丘云岩寺的斋饭很好吃,他很想去吃吃看!
还可以去看看很有名的虎丘塔!
唐寅瞅了他一眼,说道:“没想到你连这个都打听清楚了。”
文哥儿道:“那当然,我早就跟先生问得明明白白!”
千人石,顾名思义,就是一块可以坐上千人的大石头,据传晋代那会儿就有高僧曾在此处讲法。
可见这么一个大石坪不仅可以容纳许多观众,传音效果还很不错!
要不然高僧讲经难道扯着嗓子讲吗?不可能的,那多影响高僧形象!
所以,这是个天然的演唱会场地啊!
既然文哥儿都这么说了,一行人便又从阊门那边的码头出发,乘着小船晃晃悠悠地到了虎丘一带。
都说“先见虎丘塔,后见苏州城”,这话果然不假,文哥儿才登船就远远瞧见了那立在虎丘上的高塔。
从阊门到虎丘,有一段据传是由白居易修浚的山塘河,乘船在山塘街间穿行,只见两岸酒幌店帜迎风招展,瞧着繁华又热闹。由于沿岸的“白公堤”长达七里,故这段河道又有“七里山塘”之说。
文哥儿听着祝允明他们介绍起“白公堤”,乐滋滋地说道:“据传苏轼曾因为心慕乐天而取号‘东坡’,后来杭州竟也有了苏公堤。可见我们若是见贤思齐,将来也会有祝公堤、文公堤、唐公堤、张公堤、王公堤!”
张灵摇着头道:“别带我,我可不参加科举,你们自己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