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升级(第2 / 3页)
孙泽生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一丝解决这些问题的希望,如果全自动生产线能够成功的话,这对他们来讲,绝对是意外之喜。
遵照孙泽生的指示,未来之光国际实业有限公司已经在临京县的工业园区圈了一块地,修建了工厂,全自动生产线就落户在这个工厂中。
这个工厂说起来很普通,叫做临京县高新技术玩具厂,建成临京玩具,工厂的占地面积有二十多亩,全厂上下的工人数量却极少,加上管理人员,也不过才二三十个人罢了。
孙泽生对全自动生产线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他力排众议,决定在临京县的这第一条生产线采用自营的方式,不跟人合租,不引进合伙人,也不转让给别人。
这样做,不是没有风险。一方面,并不是谁都能够像孙泽生这样确切地知道历史的发展方向,市场对全自动生产线的接受度如何,很难说的清楚。另外一方面,就是人的因素。全自动生产线出现的一个后果,就是人的工作岗位让机器给抢走了,换言之,全自动生产线投入使用之后,会导致很多人失去工作机会。如果这些人采用过激的方式,讨要工作机会,事情就会演变的很麻烦。
不过,这些都不能阻挡孙泽生推进全自动生产线的决心。工业要想取得进步,必然要经历许多的阵痛,这是历史的大势,谁也没有办法阻止,就算是他孙泽生,也没有办法阻止。
到了临京县,临京县的五套班子都等着关智勤的秘书和孙泽生一行。
关智勤的秘书并没有久留,只是跟临京县的县委书记说孙泽生是省委书记非常重视的客人,让临京县好好接待之后,他就离开了临京县。
关智勤暗中摇头,总投资两百六七十亿元的项目竟然被孙泽生说成是小项目,他真的很想问问到底什么是大项目?
“孙总,你要是觉得这个项目还小的话,那么以后要是有机会,就多往我们中苏省安置几个类似的小项目吧。这样的小项目在我们中苏省落户的越多越好。”关智勤笑道。
孙泽生看了关智勤一眼,“关书记,新太空公司以及梦幻城,只是个一次性投资,对整个产业的推动作用是比较小的。如果我们在中苏省的实验能够取得成功,那么推动的将是中苏省全省乃至全国的产业大升级,两者的意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你是做大事的,要真只是希望引进几个类似的小项目,我可就没有心思在中苏省投入这么大的精力了。”
关智勤呵呵一笑,“孙总,搞经济建设,抓大放小那一套可不行,大的要抓,小的也不能放过。当然,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主次,要抓住主要矛盾,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我取熊掌好了。”
孙泽生说道:“我会详细地考察中苏省的投资环境,如果这里适合我投资,我以后会逐步的加大投资的力度的,但是眼下,咱们还是先把我在中苏省的第一个项目做成功。我相信如果这个项目做成功,对咱们大家都有好处。”
临京县的县委书记、县长等人级别太低,不知道孙泽生和靳媛媛即将结婚的事情,或者即便是知道了,也不知道靳媛媛的背景,但是这并不耽误他们对孙泽生有巨大的好感,和亲近的冲动。
孙泽生是个大金主,这是确定无疑的事情,临京县不可能对孙泽生的背景一点都不调查,未来之光园区、木鹞精工、清水水务、新太空公司等等这些公司都是出自孙泽生之手,这就让临京县不敢对孙泽生有丝毫的怠慢。临京县虽然很发达,但是谁也不会嫌弃投资多不是?
还有,临京县和中苏省的很多县一样,深受产业升级的困扰,占GDP的比例过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如今的临京县来讲,已经是个沉重的负担了。
劳动密集型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占用大量的人力,而且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是污染大户,这些都对临京县造成了大量的负担。
自然资源的过快而且低效率的消耗,人力资源短缺引起的用工荒,人力成本增加导致的工厂开工不足,污染导致的民怨沸腾,这都是让临京县的领导们不安的地方。
关智勤做东,请孙泽生到省委的招待所吃了一顿饭,然后又把自己的秘书派到了孙泽生身边,让秘书陪着孙泽生前往全自动生产线所落户的临京县。
关智勤很想亲自去,不过他要是去了,动静就太大了,很有可能会给下面的官员一个错误的信号,他们为了投其所好,可能会做出一个荒唐而又不切实际的举动来,让他没有办法做出清晰的判断。
如果他只是派秘书过去,一方面显示他对孙泽生的重视,可以确保下面的人不会怠慢孙泽生,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下面的官员做出错误的判断。
临京县距离中苏省的省会并不远,驱车也就是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
孙泽生当初决定在临京县搞试点的时候,曾经和关智勤商量过,当时他提出了多个方案供关智勤选择,关智勤却没有选择,而是让孙泽生自己折腾,用官面上的话来讲,就是一切交给市场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