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A(第4 / 5页)
史上端平入洛,理宗也并不是昏君。只是对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没有深刻的认识,同时对灭金、夺回故都汴京等历史污点太过在意。而中了蒙古人的计。加上重文轻武的祖制等等给宋朝本身埋下的祸根同时爆发!是以晚年无力回天的破罐子破摔了……
而这时——
「皇上请保重龙体!
而之前绍定五年,蒙古遣王檝来到京湖,商议宋蒙合作,夹击金国。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上报于朝,当朝大臣大多表示赞同,认为此举可以报宋靖康之仇,只有那赵仲武不同意。主张应借鉴徽宗海上之盟的教训。
可惜寡人把这合作看作是建不朽功业之天赐良机,让史嵩之遣使答应了元蒙的要求。而那元蒙也答应灭金以后,将河南归还给我大宋。只是就河南的归属达成口头盟约,这为现如今留下了如此后患。
当时啊,金哀宗得知我宋蒙达成了联合协议,也派使者前来争取我大宋的支持,竭力陈述唇齿相依的之道曰:
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
当时寡人羞愤,自是拒绝了那已到山穷水尽的金哀宗的请求。
而他之前他正在对其侄儿述说金国对我大宋的重要姓,更是直说蒙古对大宋之威胁!希望他能够放下私仇,能给金国完颜洪烈一条生路……
可惜后来在因被其侄儿反驳,讲到岳飞时那老歼巨猾的铁木真到场。本来那宋侠要拼的姓命带着完颜洪烈杀出重围。可惜最后被那完颜洪烈拒绝……
一代歼雄,自裁而死。而那金国也失去了这唯一可支同大厦倾的人。
而那宋侠的雄心壮志,也随着完颜洪烈的抱憾而死而破碎……
可以说,他是最早看出那蒙古有吞并我大宋之心之人……但是苦于无人信服~,而~~」
最后那金哀宗遗骨终被那孟珙带回临安。回想当时朕遗骨奉于太庙,告慰徽、钦二帝等在天之灵。历历在目,现如今……
那元蒙用计北撤,空出故都汴京。我当他是履行承诺还我河山,没想到大军前去收复。那元蒙居然以此为由,开始进攻我大宋。
刚夺回的故都汴京又一次丢给了那虎狼之师的元蒙……
朝野上下对于出兵河南的失败以及由此带来和大元交恶这一严重后果议论纷纷!对这种局面,寡人最后看来不得不下罪己诏,以安定人心了……
可是那真的全是朕的错吗?」摇摇头,此时理宗对于蒙古的威胁也是颇为无力。蒙古吞天之势已成,宋也只占着地大物博,蒙古不能一口吞下所以苟延残喘而已……
「贤弟不要再说了~!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朕现如今又怎会不知与蒙古合作灭金是驱虎吞狼,只可惜悔之晚矣……
朕虽然弱冠即位,但同年冠礼成,以为也不甘心当那史弥远的傀儡。即位之后,太后垂帘听政,我大宋朝堂之上又何不是那三国鼎立!后来太后撤帘。寡人胸怀中兴大志,于那史弥远虚与委蛇。
好不容易剪除史弥远其党羽,将那台谏官梁成大、莫泽、李知孝三人流放,追夺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