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另一位电影大亨(一更)(第2 / 3页)
而这些院线,对于众多想要在香港影坛开天辟地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莫大的诱惑。这其中就有欲要创立永盛电影公司,漂白社团业务。纵横娱乐圈大肆圈钱的新义安向氏家族。
向氏家族以社团新义安起家,男盗女娼的事情做过不少,如今的向家所经营的产业更是笼盖了房地产,金融,餐饮还有娱乐行业。不过在向家人看来。无论他们这个家族如何努力,始终不能像香港马氏家族那样,从黑道变身白道,从流氓变身绅士。
因此向家就急于从电影业下手,一方面能靠着拍电影大赚特赚兼洗黑钱,另一方面也可以靠着拍戏美化自身家族的荣耀。毕竟香港民众是最容易被“娱乐”的一群人,只要把他们“伺候”好了,那么向家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就会水涨船高。
可是想要组建电影公司雄霸香港电影业。绝非一件小事儿。不说邵氏和嘉禾还有新艺城三大巨头鼎足而立,根本就不给你组建大公司的机会,单单是电影院线你都控制不到手里。
什么是电影院线?电影院线包含了电影的发行与销售,可以说是一部戏最终能不能赚取利润的关键说白了,电影院线就是一家电影公司的命脉你没有独立的院线支撑,不管搞出多大的阵容。都只是替别人打工
这个乔敬尧也是如此,不过比起马家来。他出身可谓清白多了。此人出身贫寒。却颇有志气,在给建筑公司打工的时候,发觉当时的房地产生意好做,于是就借贷三万块,开始做瓷砖生意,背着瓷砖挨家挨户地推销。就这样拼着踏实苦干,吃苦耐劳。竟然被他闯荡出一番小小的基业来。不过让乔敬尧真正跻身成为香港超级富豪的却是,他娶了电影大亨陆云涛的女儿。
说起电影大亨陆云涛来。恐怕六十年代的香港人无人不知。尤其他和邵大亨双雄争霸香江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五六十年代“邵氏兄弟”和“陆氏电懋”的竞争,表面上看是香港两大国语片公司之间的商业竞争,而实际上确是“两大”的当家人邵一夫和陆运涛斗智的延续。
因为从40年代起,邵一夫和陆运涛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就开始了院线竞争的第一轮拼杀。两人的出身、性格、学历背景及经历均不相同,但却先后经营起了庞大的电影生意,各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营风格。商业对峙的背后,更是两人的个性与//最快文字更新无弹窗无广告//商管理念的较量。
邵一夫出身于中国传统的商业世家,从小接受的是以儒家伦理观为主的传统教育,经受了中国传统观念的浸透。他身上传承了邵氏家族务实、灵活、节俭、稳健、勤奋等传统经商理念,他在经营中始终保持在商言商,不唱高调的特色,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陆运涛则和邵一夫有着完全不同的个人履历,他出身于南洋富商之家,中学时便在瑞士和英国接受教育。陆运涛一直醉心于文艺、历史、电影和摄影,虽然他知道自己注定要基层家族生意,但还是在剑桥大学攻读自己真正喜爱的历史和文学,并取得了硕士学位。他不懂国语,平常操英语和人交流,较少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还具有喜欢观鸟、爱打高尔夫球等英国绅士的习惯,这一切铸就了他的“洋化”特色。
作为雄霸香港一方的黑道大佬,向家绝不会小打小闹。既然要进军影坛,那就直接来一个大手笔。掌控最大的电影院线想来想去,向氏家族就想到了曾经辉煌过,如今已落寞的国泰电影院线作为向氏家族年轻一代中最具有实力的人物,向铧胜善于筹谋划策,心机深沉,在进军娱乐圈一事上比起十哥向铧强来,更是野心勃勃。
只可惜向氏兄弟算盘打得挺好,想要购买乔氏手中的国泰院线,并且为此出了一大笔钱,可人家乔敬尧根本就不缺钱,这点钱也看不进眼里,何况国泰是陆家留来的特殊产业,具有巨大的纪念意义,根本就不会卖掉。这让向氏兄弟很是郁闷。
因此,陆云涛没有简单地重复父辈的经营之路,而是在家族产业的基础上选择了电影业这一独具创新的现代化娱乐业。并且先后成立了国际戏院有限公司、陆氏戏院有限公司和国泰戏院有限公司,以此组建了以电影发行业为主的国泰机构,从此踏上了和邵一夫的争霸路。
陆运涛的诸多“洋化”背景和现代化生活梦想,决定了他的经营理念将完全不同于以传统型为主的邵氏经营理念,而是更趋于现代化和时尚化。针对邵氏兄弟攻城掠地式的院线扩张策略,他在和邵一夫争夺放映资源的同时,将重点放在改善影院软硬件设施、提高观赏质量等现代化攻略上。以此压制了邵氏在香港电影圈的发展,成为两大巨头中最具有潜力的一条巨龙。
可惜就在这条巨龙即将腾飞的时候,在赴台参加第11届亚洲影展的观光旅途中,陆运涛夫妇及国泰机构众多高层等人乘坐的飞机发生爆炸,机上57人全部遇难。这突然的变故,使如日中天的国泰影业机构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自此一蹶不振。
陆运涛的意外失事使“邵氏兄弟”失去了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也间接地造就了邵大亨这个叱咤风云的电影皇帝,令他六七十年代在香江乃至亚洲华语影坛君临天下
话再说回来,作为电影大亨陆云涛的女婿。乔敬尧一步登天,不仅继承了陆家本来的基业,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拥有大量财富。还拥有原本国泰影业的大部分电影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