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调教好莱坞 > 第三百二十七章 .【演技之神】

第三百二十七章 .【演技之神】(第4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实际上对好莱坞来说,即使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然而即便再重要,好莱坞也不会因此就把百年形成的模式改变了。

在好莱坞闯荡了这么多年,易飞扬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说有什么戏能够把中国元素和好莱坞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那么只有一部戏。那就是《功夫熊猫》!

没错,就是它!就是这部戏!

功夫和熊猫无疑是地道的中国特产。《功夫熊猫》里,面条、筷子、烟花、太极、轿子、亭阁楼台……满眼都是中国元素。甚至连所有出镜文字都是汉字,原版电影中“师傅”“乌龟”的中文发音都被保留。这样一部轻松幽默,超级好看的中国题材动画电影,偏偏是美国人拍出来的。郁闷啊郁闷!羞愧啊羞愧!说重一点,《功夫熊猫》的成功是中国动画电影的耻辱。

十年前,美国人拍出动画大片《花木兰》。在全球狂卷3亿美元票房。十年后,美国人如法炮制,拍出了这部更中国化的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北美上映的首个周末,就以600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夺得冠军。如果说《花木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借用还不到位的话,《功夫熊猫》则完全体现出好莱坞电影人的敬业和诚意。

易飞扬以为自己说得这么直接,周闰发可能会一下子接受不了。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周闰发听完之后却是一丝苦笑,“您说的没错,那部戏的确很不适合我!”

“实际上从接到这部戏的剧本时,我就知道剧本中西域和尚的角色根本就不适合我来出演,这个所谓的武僧,只是美国人臆想出来的怪物!是的,我只能用怪物来形容这个角色,可是我又不能拒绝,毕竟这部戏是福克斯筹拍的,福克斯可是好莱坞知名的大电影公司之一,我不可以放弃这个机会。另外,我希望能够借助《卧虎藏龙》这部戏的人气,再下一城,是的,就是这样,这就是我的野心和打算,是不是很天真?”

“不是天真,我从你的话中听出了无奈!”易飞扬摇了摇头。他明白,现在就算自己再说什么,周闰发也不会改变主意,就像他本人说的那样,这是个难得的机会,福克斯的机会,要知道福克斯可是比梦幻更有实力……也许只有等这部《防弹武僧》真的失败后,他才会醒悟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好了,我们不说这些了,还是谈一谈这次你要客串的角色吧,嗯,怎么说呢,你客串的将会是一个中国医生,医术精湛,帮了男主角很大的忙!”易飞扬非常详细地和周闰发说了他在戏中的角色。

实则,在前世的时候中国演员没少客串《钢铁侠》,究其原因,那时候中国票房高速增长,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好莱坞在亚洲的第一大票仓。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或者说为了取悦中国观众,《钢铁侠》系列的第三部就推出了中国特供版。

可以说,这是一部向中国功夫文化致敬的动画电影,虽由西方制作,却充满了东方神韵。它不仅在商业上大获成功,在文化和艺术水准上。也值得中国动画人好好学习。

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中国文化元素成了美国动画电影的摇钱树。中国动画电影人难道不值得反思?难道不应该知耻而后勇?

知耻而后勇是明智之举,呼吁抵制却毫无道理。通观《功夫熊猫》,易飞扬没看出任何丑化功夫、熊猫乃至中国文化的情节和造型。相反,他看到的是该片主创人员对中国文化的景仰和合理借用。据媒体报道,该片导演马克-奥斯波恩研究中国文化三十年,制作这部电影历时五年,我认为此言不虚。一个西方人,只有对中国文化有相当的了解,才能拍出如此符合中国人审美情趣的动画片。这一点,不仅是《功夫之王》的蹩脚导演和编剧无法达到的,甚至连绝大多数中国电影人都做不到。

虽然易飞扬也不希望好莱坞拿着从中国借来的文化元素来中国赚钱,但这些都不能成为抵制《功夫熊猫》的理由。可以说《功夫熊猫》纯粹是一部以中国元素作为卖点和噱头的励志动画片,看不出有什么暧昧不清、指桑骂槐的政治意图;后一个问题则是中国动画电影人自己不争气,技不如人,只能看着别人大把大把挣钱,不能怨美国好莱坞。你自己守着这么多文化特产不知道如何使用,人家好莱坞借用一下拍出好电影让你开开眼界,你抵制个啥?何况,地球人都知道,功夫和熊猫是中国的。不会因为好莱坞拍了一部电影,就变成美国的了。

抵制《功夫熊猫》不是想炒作,就是没自信,典型的阿q精神。真正的明智之举,是知耻而后勇,认真向《功夫熊猫》学习,研究它的成功之道,师夷长技以制夷。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拍出这样的动画电影。

当时,《钢铁侠3》上映之前,片中的中国元素备受期待,但片方宣布海外版里不会有华人演员的戏份,只会在中国版里出现,影片遂被影迷划分为海外版和“中国特供版”。

果不其然,看过海外版的观众发现,华人出演的角色在电影里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不在演职人员表中,只出现在最后的“特别感谢”名单中。

说白了未来好莱坞的所谓“特供”戏份只为多捞金。邀请中国演员演几个小角色、到中国拍几场戏,其实在国际公映版中就被删掉了。这是好莱坞片商应付中国市场的一种方式,希望拉近与中国观众的距离。

但所有人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那就是---好莱坞电影想要用好中国元素难度非常的大。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甚至是未来,中美合拍片没有一部在两国都能叫好又叫座,能在一国赢得票房或口碑已很罕见。

“真正的合拍片最难做到的是‘接地气’。要接中国地气,又要接美国地气,但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掉进太平洋淹死了。”这就是易飞扬对合作片的根本看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