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黄庞蒯!(第1 / 4页)
毫不疑问的说,贾诩这般年纪,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长寿了。
六十余岁乃是不惑之年了,照理说贾诩什么都该放下了。
他一生戎马,所经历的事件,皆是可以写入史书的重大事情,而他在其中亦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董卓、张绣、曹操...
可以这么说,荀攸就是现在站在曹冲身后最有身份地位的谋臣了。
当然,这只是表面想象罢了。
实际上,曹冲的势力远不止此。
曹冲与荀攸礼节性的打了招呼之后,他便低头沉思起来了,完全没有看到在荀攸身边贾诩的异样眼光。
贾诩现在已经很老了。
大成殿中武将林立,他们站在右侧,人数比之左侧的文臣谋士足足要多上一倍。
左侧,文臣中站在前列的是荀攸贾诩程昱等人,在后面一点的,则是钟繇陈群司马懿等人。
而右侧的武将行列中,曹仁站在首位,在其身后的,则是夏侯惇夏侯渊曹洪张辽等人,像是曹真这般身份的,只能站在末尾。
看着眼前这副架势,以及曹操略微有些黑沉的脸色,曹冲知道这件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现在能让曹操黑沉着脸的事情已经不多了,尤其在曹操在黑沉着脸的同时还召集了如此之多的文臣武将,足以证明这件事情在曹操心中的分量了。
他是公元147年在这个时代诞生的,但是现在早已经是公元1年了,粗略的计算一番,你便会发现贾诩现在其实已经六十六岁了。
六十六岁在后世或许是一个稀松平常的数字,但是在古代,这个数字绝对不平常,更别说是在战乱之年的汉末三国了。
如果说古代平均寿命是四十岁的话(实际上没有这么多),那么在三国时期的平均寿命可能没有三十岁。
战乱....
连续百余年的战乱之下,让这块土地满目疮痍,也削减着人类的寿命。
但是,什么事情,要或者说是能让曹操如此兴师动众?
甚至是愤怒呢?
曹冲有些疑惑。
他缓步进入大成殿,先是对着曹操行了一礼,再对殿中的谋臣将领行了一礼,这才站到荀攸的身后去了。
荀攸看了曹冲一眼,轻轻的点了点头,在荀家跟随了曹冲之后,毫无疑问的,荀攸也是站在曹冲身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