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疆臣暗战 一(第2 / 3页)
林老虎说的是一样儿。这个时候,杨家也必须站出来表忠心,至于如何表忠心,就只能让魏五来拿主意了。
“今年的滇铜也该解京了,三爷这个时候进京最合适不过了。”
魏五说完了,杨猛的眉头也皱了起来,进京?杨猛从来就没想过这事儿,现在这个时候。可不是杨家人进京的时候,万一李星沅的折子,被朝廷允了,那现在过去就是送死。
李星沅所提的私用盐船之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万一朝廷借题发挥,自己进京再掉了脑袋多冤呐!自己这辈子才刚刚开始,许多好东西还没享受过呢!就这么挂了,忒冤!
阴沉沉的望了魏五一眼,还有一点最重要。魏五这个建议,好像也藏着莫大的野心。自己去了京师,杨家就没了主心骨,万一自己陷在那边,杨家真就成了朝廷的恶奴了。
数完了大清的颓势,林老虎话锋一转,就是歌功颂德了,西北边疆生擒反贼张格尔;为了让大清的百姓能够多些钱粮,圣上提倡节俭之风;庚子一役杀伐果断,革职查办了大群的冗官汰员,虽说下面的奴才作战不利,但大清雄主的气势却是彰显无遗。
拍完了马屁,就是诉说滇铜复起之利,滇铜是大事儿,而借用西洋的技法除了能够增加滇铜的产量,如果这法子合用,还能大大缓解朝廷的银荒。
云南不仅多铜而且多银,如果滇铜的产量,能够成倍的增加,滇银呢?
一个巨大的画饼,在林则徐的折子之中,被描绘了出来,不谈滇铜复起对整个大清的影响,单单滇铜和滇银之利,就可以让云南试着办洋务。
画完了这张大饼,林则徐又把自己的谋算说了出来,杨士勤、潘仕成、李星沅,云贵、两江、两广、四川,七省合力,只要滇铜成了,这七省就是大清中兴的希望之地。
“三爷,魏五已经熄了争斗之心,现在这个时候,老爷子进京,并不能表现出杨家的诚意来,最好法子就是二爷和三爷一起进京,在京城为二爷谋个差事。
魏五听说三爷与二爷,在有些事儿上看法不同,京师是大清的重地,也是最为颓废之地,三五个月的时间,以二爷的心性就会极度的厌恶官场,到时候,这次李星沅针对杨家之事,也已经风平浪静了。
三爷花些银子,在广州为二爷谋个官职就是了,广州的潘氏虽说是杨家的铁杆,但不得不防,二爷的心性不错,足够制衡潘老爷了。”
洋洋万余言,林则徐的这份折子,写了三个时辰,润色了三天,林则徐反反复复几十遍,一边读着自己的折子,一边揣摩圣上的表情,看一遍改一遍,延迟五天之后,这份密折才匆匆的上路了。
“林老虎也算是揣摩透了圣心,这份折子一上,五年之内,杨家可以在云贵川三省随心所欲了。
林老虎的这张的画饼,让人看着垂涎欲滴啊!不简单,果真是不简单啊!”
林则徐的密折,杨猛没有翻看,而林则徐密折的废稿,却稳稳的躺在杨猛身边的桌子上,听了魏五对林则徐的评价,杨猛的脸上也有了喜色。
“李星沅那边已经发难了,林老虎的这道折子上去之后。李星沅那边八成会销声匿迹。咱们是不是也该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