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京师(第2 / 4页)
可这位直隶总督,还是走的慢了,杨猛的折子先一步到了京师,道光帝为此也是大怒,直隶也算是京畿之地,竟然有水匪在大运河上劫夺解铜的船只,要不是道光帝克制,褫夺讷尔经额官职,也就在反掌之间。
但是讷尔经额御下不严的罪责还是跑不了的,一封措辞严厉的廷寄也是用八百里加急发给直隶的。
铜船进了通州,在岸边停了一下,影子部队驻京的几个管事,悄悄的上了铜船。
八百里加急,报给朝廷!”
杨猛说完之后,轮船与兵船就撞在了一起,一下、两下、三下……直到这艘兵船,变成了满河的碎木片。
拿着挠钩捅杀落水狗,云南的绿营老兵还是能胜任的。杨猛也带着两把左轮上了甲板。
黄昏的水面,人的相貌依稀可见,杨猛看到一个和自己一样,穿着总兵官府的人,这可是条大鱼,抢过边上绿营兵手里的挠钩,杨猛一下就把水里那货,扎了个透心凉。
弄死总兵官,可不能用火枪,不然捞上来尸体。那就不好说话了,一顿饭的工夫,水面上除了死人,就是碎木头,捅破了天的杨猛,看都不看。催促着铜船,就离开了案发现场。
这样的船头改造,也是为了配重,毕竟这些轮船是要做拖船的,为了加重船头的重量,广州的船厂也是费了心机的。
而杨猛这人,遇到什么东西,第一个要问的就是能不能用于军事用途,撞船,杨猛真还问过,洋技师和大清的船工,给了他无比肯定的答案,如果是撞大清的内河船,几乎就是一撞即碎,绝无幸免。
得了杨猛的命令,轮船行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这是要准备撞船了,如果是使用螺旋桨的轮船,就没有减速一说了,但明轮船不成,撞得太快容易损伤船两侧的水轮,这也是无奈之举。
一个个随行的绿营老兵,也拿着挠钩出现在甲板之上,这是为了清空河道做准备。
这次杨猛带的护军,都是云南绿营四五十岁往上,而且身体瘦弱的老兵,杨猛做这些是为了稳住朝廷,林则徐点头,是因为不得不做,绿营多数是汉人,未免朝廷猜忌,只能做蒙蔽之事了。
杨猛率领的铜船速度太快,等讷尔经额得到消息的时候,杨猛已经看到京城的轮廓了。
到了京师的地界,就不能再撞船航行了,杨猛压下行船的速度,支使着八百里加急,给户部的官员传消息。
讷尔经额那边也是气怒异常,杨猛在运河上那一下,可是死了一个总兵、一个副将、两个参将。船上的几十个人无一幸免,全部做了水鬼。
这好大的一滩狗屎,被杨猛甩到了讷尔经额脸上,最重要的,死的那一船人。全是八旗兵,这个责任是讷尔经额接不住的。
杨猛是解铜的钦差,讷尔经额无权过问,再者说了,杨猛的铜船,离京师越来越近了,为了防止杨猛恶人先告状,讷尔经额那边,也是用八百里加急送的折子。
在河道里撞船也是个技术活儿,撞碎了倒好,一旦撞沉了,堵塞河道,两边的人都要哭笑不得了。老船工指挥,洋技师操作,一艘艘堵在河道上的民船、官船,都被撞到了一边儿,有些老船,吃不住劲已经开始进水了。
铜船横行,直接撞了过来,许多船只都开始避让,这个就跟传染病一样,前面的怎么做,后面的就怎么做,这段水道,是讷尔经额给杨猛下的绊子,只是谁也没能想到,云南的铜船,会直接撞过来。
最后堵路的是一艘兵船,见云南的铜船横冲直撞,船上的八旗兵也不淡定了,装好抬枪就打,这个动作可激怒了船舱里的杨猛,
“给老子慢慢的撞碎那条船,把船上的人都给老子碾到河里去,让船上的绿营兵,拿着挠钩捅死他们。
芷晴,拟折子!就说在直隶河道。遇上了假扮官军的水匪,要劫咱们解铜的轮船,轮船坚固异常,撞翻了贼船。水匪全数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