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战争准备 下(第3 / 4页)
有什么说什么,这铁制马车虽好,但产能有限,铁索桥和铁马车,两样只能选一个。
“这车轮是轴承的吧?能做轴承的都是师傅吧?单做轴承,改造木制的马车!”
“唉……领主大人,我真是佩服您的双眼,太敏锐了!”
“葛师傅多包涵,非常时期,无奈啊!事情就这么办了,您去忙吧!”
生产与架设,里面也是有时间段的,半年生产一百二十座桥的铁索扣,架设好五十座,这在葛仕扬看来已经是神速了。
“葛师傅别忘了,随着桥梁的架设,运输的时间也会大大的缩短,架桥的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吧?
让西山书院的学生们,再弄一些东西,一边架设一边摸索,架第一座桥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带着几十个壮丁,另组一支架桥队,这么推下去,西山铁厂生产多少,就能架设多少了!
葛师傅,你做的不错!”
提了句意见,杨猛也没忘了赞扬一下葛仕扬,自己离开西山也就一天的功夫,能给出这样的答案,杨猛觉得很欣慰。
而且这还是参照普通铸铁为原料,如果以西山的新铸铁,一倍大的铁锁扣,应该可以承载一倍以上的重量,但这只是估算的结果。
一倍半的铁锁扣,虽然可行,但有风险!”
计算承载能力,这就是西洋的技术了,在大清只有个估算结果,霁虹桥是成化年间建造的,距今也有三百多年了。虽说霁虹桥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但浪费材料是肯定的。
“还是一倍大小吧!这个比较稳妥,虽说是临时用的,但将来不一定不用。坚固点好!
按照霁虹桥的样子。制作一倍大小的铁锁扣,西山铁厂。一个月能制造几副桥面?”
“这是要务!这就是四轮货车和两轮的载人马车。”
要务!两字也含着葛仕扬的怨念,自己这位领主大人,真是把人当做牲畜来使用了!
“呵呵……没办法,摊上了这么个时代而已!这四轮马车,能够承载多少重量?”
岂止是老葛有怨念,杨猛的怨念也是不小,重活一回,活的忙叨叨的,要是再有一个选择的话,杨猛宁可托生在太平的年景。
“两千斤上下!但是最近不能生产,生产铁锁扣,会占据西山铁厂的绝大部分产能。”
速度是杨猛想要的,但生产能力是个绝对的制约因素,自己想的再好,生产能力不够也是白瞎。
“霁虹桥的锁扣。在十斤上下,一座桥有了五千多铁锁扣,咱们若是制造一倍大小的,重量在十五斤左右,以马车的宽度来算,一丈左右的桥面也就够了。
霁虹桥的桥面是一丈三,考虑到来去的问题。两丈的桥面应该足够了,三千个铁锁扣一座桥,应该够用。
三千铁锁扣,重量是四万五千斤。二十座桥面所需的铁锁扣,西山铁厂虽说有些勉强,但应该可以做到的。
现场安装也没什么难度,只要选好了着力点,半年的时间,应该可以架设五十座以上的铁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