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厚与黑 一(第2 / 3页)
民智未开!你们看是不是!就因为这民智未开,烟土才能在大清盛行,东南一带遍地烟鬼,是不是民智未开的结果?
大清富庶吗?富庶!大清愚昧吗?愚昧!
烟土是什么?烟土是毒!可如今有多少百姓知道?烟土可以镇痛,许多地方烟土盛行的原因,就是因为百姓愚昧!
长毛贼因何而兴?你们在座的为何不跟着洪秀全当长毛?
最大的一桩无头悬案,死伤的人数,近千人!那是一个四川的大家,一个家族一个村子,上上下下近千人,无一幸免,看来在刑部压着的许多无头冤案,都有了主使之人!
“但是,烟贩的数量终归有限。这些年老子手上沾了大几万条这样的人命官司,杀人杀的有些疲累了,可烟贩还是屡禁不绝,烟鬼还是遍地都是!
杀烟贩,总有杀完的一天。几十万人,对咱们来说只是张张嘴,抬抬手而已!
但烟鬼呢?大清上下烟鬼的数量,怕是几百上千万是有的,全杀了,大清遍地都是孤儿寡母,杀不胜杀啊!
但不杀。有烟鬼就有烟贩,就这么个弄法,杀一百年,杀上万万人,都杀不绝他们啊!
你们回去之后,可以遍寻世界各国的人来问一问,世界上可有一国,每年消耗烟土几十万斤?世界上可有一国,如大清这般烟鬼遍地?”
果然,银荒的缘由一来,三人的注意力便有些散乱了,曾国藩和罗泽南还差一些,左宗棠这个湖湘第一师爷的脸色,却有些差了,想来他是明白了一些的。
经济战争这东西,不指出来,很多人都会忽视,大清虽说有不少的明白人,像林则徐那样的就是,但他们也没有把东印度公司的烟土,当做经济战争的手段,他们看得只是朝廷的得与失。
这问题有些深了,不等三人发问,杨猛又接着开了口。
“对于烟鬼与烟贩,我是这么看的,烟贩重利,所以贩烟,这些人是可杀不可留的,而且杀要杀的彻底!
烟贩杀得!烟鬼杀不得!这事儿让杨老子挠头啊!你们说怎么办呢?”
一笔笔的血债,杨老三张张口就说了出来。曾国藩的脸色已经变了,这样的杀才,根本无法共事啊!
虽说自己在长沙没少杀人,可与面前的杨老三一比,自己连个三岁的孩子也不如。
这些对曾国藩的冲击虽大。但办烟鬼之事,还是引起了他的兴趣,罗泽南虽然有话想说,但曾涤生不开口,他也不好开口的。
“杨老子,也不是没办法的人!杨老子在云贵遍寻高人,终是找到了大清烟鬼多的缘由!
杀满门、劫家产、刨祖坟,这就是杨老子对付烟贩的法子!
曾夫子,你在长沙剿匪,落了个曾剃头的雅号!杨老子的诨号可不比你差,云贵川一带的百姓称呼老子为杨灭门!
对于烟鬼,之前我跟长毛贼的态度差不多,遇上就杀!老子不管你是好人、坏人、善人、恶人,只要身上有那股烟土的臭味,那就是死路一条,若是老子心情不好,抽筋扒皮点天灯,也是常事!”
这些话撂出来,堂上的气氛又是一变,杨老三说起杀人灭门,就如家常便饭一般,这些事儿三人还真有所耳闻。
大概是从前些年开始吧?西南一带经常有大户人家被屠戮。杀人的手段血腥无比,也残酷无情,从上到下、从老到少,除了仆役不杀。只要是有血缘关系的,多半难以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