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毒清 > 第六百三十六章 赔本买卖

第六百三十六章 赔本买卖(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搜刮国外的财富,云烟一直在做,虽说为了稳妥,大半的云烟选择了以货易货,但每年云烟的收益都是不菲的,自打英吉利给太平军提供了武器,杨猛也一改之前的策略,开始狂吸英吉利的金银财物,但这事儿也是有极大隐患的。

恐怕上海道的那批陌生英商,就是英吉利的应对手段吧?

搜刮国内,这事儿也不怎么难做,让水师团练或是新军摇身一变,成为匪贼,两湖两广皖赣甚至苏浙闽三省都能成为杨猛打食儿的地盘,若是再加上一个天京的圣库,也能维持固河修渠的费用,而且会有不少的盈余。

但这事儿更不好做,如今的大清,最缺钱的一个是朝廷,另一个就是主持河道工程的自己了,一旦两湖、皖赣的大户,频频被洗劫,自己也就是最大的嫌疑人,刚刚与曾涤生维持好的关系,怕是也要破灭了。

“这事儿我知道了,告诉下面的人,云南的老爷子,最近会给商号注资的,暂定一千五百万两现银,这事儿你好好的宣扬宣扬,毕竟涉及到了杨家上下的安稳。”

西山是最大的耗资所在,建厂、开矿、做研究,开一处就是百万两银子,随着厂矿向四川两湖推进,这边的耗资,也会越来越大的。

而杨猛办的这些厂矿,盈利是很少的,大多都是内耗了,兵工厂、造船厂以及其他的各种工业,现在都不是盈利的所在。

明湖,虽说只是个书院,但耗费一样不少,接济读书人、供养云南的大批学童、外派留学生、外派技术人员,还有一个广州船政学堂,哪一处都是花钱的所在。

耗费大、收益小,虽说长远的利益是无穷无尽的,但现在,杨家也只是勉强支撑局面而已,面对资金缺口,杨猛也不是无路可走的。

想要扭转固河修渠的亏空,对杨猛来说很简单,出卖一批资源,就能轻易的弥补这个缺口,这几年单单在云南一地开采、提炼的精铜运到广州,恐怕也值个大几千万两的银子。

杨家的底子,徐子渭算是知道一些的,东南半岛之事,他亲身的参与过,那边的收获,别说一个河道工程,怕是十个,杨家也负担的起。

这些事儿,徐子渭虽说清楚,但下面的人不清楚,若是老爷子能注资的话,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

“三爷,可是要动那批银子?”

“嗯!先解了如今的困局再说吧!商号的支出,登去厘金之后,剩下那块就是河道工程的欠款,老爷子注资之后,冲减掉这一部分欠款之后,剩余的都算是杨家在商号的股份,这事儿你知会一下广州的泰辰和宜良的杨福泽,让他们把这事儿办妥了。”

虽说是出私产,但杨猛心里的账也算的明白,如今的商号,可不是杨家自己的,其他的大小股东,也有成百上千,厘金是税费,自然要登去的,剩下的出了还债,增加股份之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让杨家的大小股东,看看杨家的真正实力。(未完待续。。)

高品质的锻铁、硝磺、铅锡,这些加起来,比精铜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富余的金属矿藏,可不是埋在地下的,这些东西,都是精炼之后,存在仓房之中的,只要运出去,就是银子。

这些东西都是战略资源,转手也很容易,无论是米利坚、英吉利还是法兰西,亦或是北方的峨罗斯,想必对这些矿产都是垂涎欲滴的,换成钱财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可这么做了,接下来一旦开战,杨猛卖出去的这些东西,恐怕就要用到自己人身上了。

另一条路更简单,那就是动用他在东南半岛和印度的收获,这两地的收获,除了不能变现的玉料、宝石、古董、资源之外,还有数量极大的一批现金银。

半个东南半岛、整个印度的金银,都被杨猛刮了一边,总的收获,几十个河道工程是消耗不完的,作为私产,这些东西自然是多多益善的,但如今这局面,除非能大规模的搜刮国内外的财富,不然很难让杨家的商号维持收支平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