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杨家三分(第2 / 3页)
所谓一人成仙鸡犬升天,杨家老爷子还想着给老大、老二拔拔份子呢!
“吃亏是福!至于名头,那都是虚名,不若在民间老实呆着长久,一旦给了他们名头,还不是跟我这一支一个样?
这样分家就没什么意义了!与其都拴在一条绳子上,不如各干各的爽快,当然做官是可以的!而且我这一支还能撑着他们!”
遍观后世的杨猛,知道有些东西,绑在身上就是负担,不若做个平头百姓来的实惠。
有了他杨猛,杨家的商号一百年之内绝对跨不掉的,广厦万间住的只是半间,家资千万还不是一日三餐,保后世一个衣食无忧,还是能轻易办到的。
“嗯!这法子不错,这家怎么个分法呢?”
杨士勤也是个经商的,这法子绝对是深思熟虑的法子,只要这商号在,后世子孙总不会代代出不肖吧?一两代出个人物,就足够后世花销的了。
“入京之后,怕是风刀霜剑,咱们也不能不防,云南是老根子,老大坐镇;藏边之人心诚,老二坐镇;有了滇藏,有了宜良的兵工厂,即使京师出了乱子。滇藏的百万兵。也是可以顺手平乱的。
至于这家产。老大、老二分商号,以及正途的厂子,这兵工厂和矿山以后都是麻烦事儿,交给我就是了。
踢出去的杨家子孙,只是他们这一辈人,儿孙上进了,这儿孙还是要接回杨家的。
主脉三大家,支脉无数家,老爷子,您说我这么分家成吗?
三家做一家,杨家百多年,最多两三百年就得玩完!一家变三家,三家变成无数家,子子孙孙无穷尽呐!”
延续杨家血脉,也是杨猛这个现任家主的责任,虽说家规无情了一些,但许多事情也是无奈!子孙代代好,谁都希望这样,可天不从人愿,数量优势,有些时候也是最好的办法。
一两个人,十几个人,很难选出合适的人才,但若是几十个上百个,甚至与成千上万呢?有了庞大的人口基数,什么人才选拔不出来呢?
田庄、武庄、新军以后我也管着,至于您存的那些私产,现银都给老大、老二,珍玩之类的东西,我这边做主。”
随着以后的发展。这杨家也要公私分明的,有些东西不是能一家独占的,兵工厂和矿山的利益,以后足以养活杨猛一脉,他对其他的东西,也就没什么兴趣了。
现金银这些东西,辨不出原主,但一些珍玩,杨猛还是需要做主的,有些东西就是招灾惹祸的玩意儿。
老爷子估了估老三说的东西。却发现,老三几乎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分给了老大、老二。他手里的可都是些老大难的玩意儿。
“这不好吧!你那边不是吃亏吗?还有一件事,等事成之后,就不给老大、老二些名头?”
“法子是不错的,但有些无情喽!只怕后世的子孙要骂咱们这些先人呐!
你这法子虽说不错,但这偌大的家产怎么分?照着你的法子分,只怕三五代之后,也是一贫如洗呐!”
老三的法子很不错,杨士勤也赞同,只是谁不想着后辈们衣食无忧呢?这分家的法子是不错,但富不过三代,也是常理。
“商号依旧是商号,无论是主家、分家,都不能买卖商号,主家有经营之权,而分家有监督主家之权,至于利润么?依着主家分家之别,按股分红!
商号的股权,属于主家,分家只有分红的权力,若分家不肖,可以取消其分红的权力,咱们的商号,这几年扎下了根,百年之内是倒不掉的,人口再多,百年之内数万、十数万顶天了,与商号将来的利润相比,这点人数,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