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国调停 五(第2 / 3页)
影子与李秀成电报之中,提的不是别人,正是曾涤生的学生,原安徽布政使李鸿章,虽说来的时候,杨猛有问罪的嫌疑,但可不是问罪于李鸿章,该被问罪的另有其人,但李秀成这边也提议要用李鸿章这厮,而杨猛这边也缺一个外交人才,李鸿章这一路上做的,恰恰和了杨猛的胃口,看来此人还不得不用啊!
清末的几个名臣,杨猛承认的不多,林老虎、曾涤生、左季高,杨猛是认可的,但这三人也有不小的局限性,林老虎不得重用,虽说提出的想法不错,但死的不是时候,曾左二人,归根结底还是读书人的代表,局限性比之林老虎更为顽固。
结合后世的一些信息,再加上李鸿章这陆路的表现,看来做外交这事儿,还真得给他了,所谓时势造英雄,不过如此!
“三爷!此人的性子怕是不可大用的,这次一路跟随使节团,就李鸿章的表现来看,恐怕曾涤生那边也漏了不少的东西,不然李鸿章也不会如此目标明确的讨好三爷。
征俄之事,如今到了收官之时,此时重用李鸿章,只怕之后不好杀呐!”
若说此人,本该也有些际遇的,只可惜安徽遇到了左季高,上海遇到了岑毓英,江浙遇到了沈桂芬,总的来说,还是三爷断了此人的前程。
计长还记得三爷在九江说过,此人反复无常,不可大用!”
影子与李秀成电报上说的这位,徐子渭这两天也研究过,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若不是三爷,这位怕是也会位极人臣呐!
可惜,杨家用人,尤其是在朝中用人,忠心为上,此人虽说有影子与李秀成的抬举,但这次只怕是走错了路子。
“此一时彼一时,当年的老子羽翼未丰,还真是不敢大用此人,但如今这位却是强过林、左、曾三人的,林老虎开眼看世界,但半路命陨,不好评说。
见杨三爷有重用李鸿章的意思,徐子渭这边也变了脸色,这外交之事,虽说不是三爷的重点,但如今国内国外的眼光,都放在了沙俄一国之上,若是此时启用李鸿章,只怕征俄的功绩,小半都要给这个朝三暮四之人。
徐子渭不怕李鸿章得势,他怕的是李鸿章借此机会,与三爷分庭抗礼,破了自家三爷言出法随的气势,一旦三爷这边有了掣肘,只怕杨家的大事也会产生许多的波折。
曾左二人,虽说本事不小,但仍拘泥于礼教,不曾真正的破开这个圈子,只能做一时之用。
唯有这李鸿章,一直在变,这位幕从曾涤生,虽有屡次叛师之嫌,但其一路走来却一直在变,安徽、上海、江浙,此人走的时曾左的老路,因老子的安排,他没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任职安徽布政使之后,这李鸿章却一改过往,捧朝廷的近期下发的政令,这一变可不是为了朝廷,此人的目的乃是邀功于咱们呐!
近期征俄,国内之事放缓,他这个媚眼抛到了空处,一计不成二计生,此人也算是个人物,冒着莫大的风险,弃职而去再次投奔老师曾涤生,获得了接触欧美使节团的机会。
老子的想法,他那边摸了个大概,跟着使节团这一路走来,这位倒是顺着老子的谋划做了不少的铺垫,这功夫下得,老子不得不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