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海寇 > 第1153章 币制(二)

第1153章 币制(二)(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为此于孝天

金属货币虽然保值更好,但是毕竟沉重,不容易携带,随着商业流通越来越快越来越大,南来北往的商旅携带纸币要比携带金属货币方便得多,各地兑换业务也都全部统一,逐渐的纸币肯定可以成为市面上流通货币的主力,迟早会把金属货币挤成辅币,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罢了。

另外于孝天还下旨,禁绝任何私人钱庄或者钱号钱铺私下兑换新币,规范他们的业务行为,并且要求他们在大中国有银行之中,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方能继续营业,省的他们发生挤兑事件之后垮台,造成民间的混乱。

总之新货币政策的推行,也完善了大中的货币制度,虽然现在推行起来还有困难,但是新货币政策还是得以推行了下去,这对于以后工商业发展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那些工部户部之下花钱的地方,全部都开始使用纸币,来取代金属货币,还有那些国有工商业以及于孝天原来私有的皇家企业,现如今也最先接受纸币的交易。

最最关键的还是纸币推行之后,官方对于纸币的态度,以前大明发行的宝钞,因为贬值剧烈,到了老百姓手中之后,却无法使用宝钞缴纳税负,连官府都不肯收的宝钞,肯定就立即失去了信用,故此大明时期发行的宝钞,很快便变成了废纸。

第一百三十三章 币制(二)

银行便以现在新币数量不足,临时用这些纸钞替代,一个月之后如果他们没有把这些纸钞花出去的话,就可以拿来兑换,只是一个过渡措施,各地官府出面担保,并且派人维持秩序。

人们将信将疑之下,虽然很不放心,但是想到这纸钞也是当今圣上承诺过有效的东西,现如今于孝天在民间声望很高,可以说是为普通百姓做了大量实事,颇受底层百姓拥戴的,而且第一批领到纸钞的也是当兵的和那些地方官吏们,他们拿着纸钞在市面上购物,市面上商家奉命不敢不收。

所以人们也就捏着鼻子先兑换一点试试再说,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开始兑换了一些纸钞,然后有些人赶紧拿去花掉这些纸钞,试试看能不能买来东西,商家不敢不收,收了之后,也赶紧在规定时间跑去银行兑换成新币。

这个试验的过程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于孝天甚至为了推行纸钞,把旧币兑换的时间延长了半年,让百姓们有更充足的时间来验证这些纸钞的货币价值。

但是大中朝在发行纸币之后,却始终坚持稳定纸币币值,官府也摆明态度,但凡缴纳税负的时候,以收取纸币为主,这使得老百姓才会彻底放心下来,既然这些纸钞官府认,那么久没有问题,大不了花不出去的时候,给官府交税用就是了,所以对于纸钞的信誉问题,也就不再那么担心了。

如此一来,纸币的推广也就渐渐的推行了下去,开始初步建立起了纸币的货币信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愿意使用或者接受这些纸币。

可以说在大中朝建立之后,于孝天忙的是不亦乐乎,不停的废止前朝留下的各种弊政,推出各种新政,使得大中朝的发展开始迅速的进入到了一个快车道之中,坐火箭一般的开始发展。

随着吏治的清明,使得原来官场浪费和贪墨情况受到了极大的遏制,也为大中朝的财政支出,节省了大量的资金,于孝天在推行各种新政的同时,也开始将余钱大量的投入到了各地的基础建设之中。

其中兴修水利工程,在崇祯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各处经常泛滥的河道,在这些年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了修缮,而且由地方官府牵头,在农田之中,也大力修建各种水利设施,北方农田之中,则大量的打井。

另外于孝天下旨,各地官府在收取税负的时候,以后全部收取这种纸钞,暂时不收取那些金属新币,以此来强力发行这些纸币,建立起纸币的货币信用。

老百姓试验来试验去,发现这些纸钞似乎没他们想的那么不堪,拿到市面上去可以跟那些金属币一样,买来东西,而且不会因此降低币值,官府也公开收税的时候,收取纸钞,完全可以抵用新币。

特别是商家们,更是小心,他们多次试验,发现收取的纸钞确实可以拿到银行兑换出新币,渐渐的也就放心了下来,当然推行新币的时候,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有藏钱的习惯,拿到新币之后,并不急于使用,而是储藏了起来,使得大量新发行的新币,很快就沉淀在了民间,无法进入流通领域。

这就造成了新币在市面上流通量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于孝天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是坚持一条,那就是确保这些币值不会出现问题,国有银行必须要有足额的银子储备,而不能擅自超发货币,保持货币的稳定性,特别是发行的纸币的稳定性。

人们习惯性的把新币留在手里面储存起来,把纸币尽快的花出去,这么一来就加速的纸币的流通性和流通量,时间一长,纸币的币值始终被强有力的支撑着,渐渐的纸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信任,于孝天相信时间一长,只要保持住纸币的币值,迟早老百姓会渐渐的习惯于使用纸币,而不再使用那些金属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