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要做首辅 > 第853章 打虎英雄

第853章 打虎英雄(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杨博和晋商都觉得唐毅让得有些太大了,大到出乎预料,弄得他们措手不及。可转念一想,唐毅多半还是醉心权力,想要渡过难关,奔着入阁拜相。

所谓太平百钱,一枚有五克左右,只比普通铜钱大一点,愣是要充当一百文钱使用。老百姓自然不上当,结果弄得蜀国市面凋敝,商业萧条。吴国看准了机会,行足值的铜钱,从蜀国弄走了不少财富。

咱们的诸葛丞相不思改正,在邪路上越走越远,太平百钱越来越小,越来越糟糕,堪称历代烂钱之王!

诸葛亮当然不是傻瓜,而是他太聪明了,大凡聪明人,都喜欢用最简单的方式,捞取最多的好处,不知不觉间,把别人的钱弄到自己的腰包。

晋商就是这样的一群人,银元是坐享其成,而宝钞更是无本万利,别说送一个孙女,就算送一百个,老杨博连眼皮都不会眨一下。

问题就是唐毅能不能说了算,是不是虚晃一枪,逗自己玩!

杨博含笑点头,有高拱在前面顶着,的确少了很多麻烦。杨博也不是老糊涂了,非要得罪徐阶,而是唐毅那边开出的价码实在是太诱人了。

随着东南工商集团崛起,靠着实业和金融结合,加上海贸的巨大利益,快囤积了巨额财富,以交通行为的东南金融业快强大,对传统的山西钱庄和票号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晋商之中,不乏有识之士,他们看得清楚,如果任由局势展下去,东南迟早会吞并了晋商,几乎是无解的局面。

此前曾经想过开毛纺产业,后来又困难重重,被迫放弃。最后剩下的一线生机就是宝钞。

大明宝钞是在洪武七年,由朱元璋行的纸币,最初一贯宝钞,值银一两,能买一石米,到了永乐朝,就要二十贯才能买一石米,其后宝钞不断贬值,到了正德以后,近乎废纸一张。

要是那样,杨博拼了老命不要,也会和唐毅周旋到底,绝不放过。

好在唐毅信守承诺,通气之后,第二天顺天银行的主事,唐毅的徒弟吴天成就主动找到了在京的晋商代表。

交通行这边全力配合,双方商定好了方案,户部历年拖欠大户借款多达一千多万两,其中七成都是晋商的。

可以利用借款,逼迫朝廷让出宝钞行权,而后由晋商代理,行新的宝钞,交通行会认购五百万两,晋商则是在苏州设立铸币厂,交通行享有每年三百万元的铸币额度。

双方谈妥之后,交通行批二百万两白银就存入了合盛元的名下,真金白银,再无更改。

当然了,也没有停止行,比如官员薪水了,或者给宗室放禄米,不好直接降工资,就会用宝钞折价,弄得大家伙苦不堪言。

宝钞甚至成了朝廷的负担,可晋商却不这么看,他们背地里经常痛骂朝廷官员昏庸傻帽。

守着金山要饭,宝钞本来是个好东西,关键是缺少抵押品,朝廷随意放,造成贬值严重,老百姓自然失去了信心。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历代所见多有,宋朝的交子,汉朝的白鹿皮币,甚至千古偶像诸葛亮,也干过这种事情。

刘备占据四川之后,真是陡然而富,穷小子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是好的,偏偏囊中羞涩。诸葛亮就给他出主意,行太平百钱敛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