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2章 改革开始(上)(第1 / 2页)
“皇叔,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习惯的过程。虽然现在看来,这个官制改革有点冒进,那不过是因为,百姓不明白这个官制的好处。只要咱们,能确保这制度顺利的推行下去,就算现在老百姓不明白,时间长了,他们习惯了,也就成为自然了。在等百姓的文化程度提高之后,他们自然就会明白这个官制的好处。”
“既然陛下下定了决心,微臣会全力配合的。”
果然,众议院和国会制度一实行,下面的老百姓都是一头雾水。刘宏知道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老百姓文化程度太低,理解能力太差。只要加强百姓的教育,这个情况自然就会好转。
所以刘宏打定了主意了,就算所有的人都不明白,这两个部门,也都得先成立起来。下一步,他就要普及教育,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事情。
监察工作,这是重中之重。确保官员的廉洁,监察官员的工作效率,看他们是不是称职。这也是最需要官员的部门了,新晋的官员,有一大半,都是为这个部门准备的。
第91章 改革开始(上)
不管怎么说,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算是顺利完成。录取了八百多考生,也终于可以推进官制改革了。
八百多的新晋官员,要是不改革官制,根本就用不了。可是现在新官制一实行,这八百多人,加入到大汉十三个州,一百多郡、国,上千的县、城之中,还真不一定够。
不过就算是不够,也只能以后再想办法了,因为刘宏已经下令,新的爵位改革,和新的官制改革,即日起就要实行了。
“陛下,你不在考虑一下了吗?微臣老是觉得,陛下弄得这个官制改革,有点冒进。”
由于它是皇帝直辖的部门,和其他没有什么牵扯。刘宏直接任命杜密为左都御史,郭泰为右都御使,让他们在各地组建监察部门。
裁决之地,这应该是老百姓,最在意的地方了。老百姓有了冤情,有了不平,就要找个说理的地方,为自己求个公道。如果朝廷能够满足百姓的需求,百姓就会满意。而朝廷满足不了百姓,就会引来百姓的仇恨,而这种仇恨一旦多了,下场不言而喻。
既然裁决之地这么重要,刘宏就为它起名为大理寺。让刘矩担任首任的大理寺卿,为了表示对他的重视,还让他兼任了宗正之职。
之所以不按后世叫法,将它称为法院,刘宏就是想让裁决之地,成为一个说理的地方。刘宏认为,只有国家的审判之地讲理,老百姓才能得到公道。
刘倏说的这些,刘宏也清楚。他搞的官制改革,严格的说,步子迈得有点儿大。一不注意,很有可能扯到蛋。但是,刘宏已经顾不得了。
这个世界上,做什么没有风险啊?吃饭可能被噎死,喝水可能被呛死,就更别提这关系到万千人命运的改革了。
尤其是刘宏知道,只要他手握军队,再掌握着经济大权,基本上,他就可以确保无忧了。就算是改革有什么变故,也绝对出不了大问题。所以,他才敢这么冒进的改革。
其实刘宏弄得官制改革,要说超前的,不过就是众议院和国会,这两个地方而已。两千年后的华夏,都还没有实行呢,对于汉朝的百姓来说,他们要是一下子,能弄明白这两个地方,那就纯粹是扯淡了。
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都到了汉末了,社会矛盾已经很突出了。要是再不想办法,将这些矛盾转移了,大汉朝脱不了鸡飞蛋打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