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虚拟主角(第2 / 3页)
在这一点上,萧然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起初为两个配角安排的冲突点是在银行抢来的钱。而在后来才逐步随着两位配角渐渐不经意间浮现的对钱的态度才发现,原来让他们激斗的原因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与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比一个高下,在大局而言,这种概念非常具有浪漫主义。
就在试映场终于结束的那一天,李卓桃以及其他影评人终于融会了萧然的这部《本色》,亦再一次的针对这部影片做出评论。在李卓桃看来,这部萧然的个人作品里,全片的视角概念非常特出,非常天才。他甚至认为,能够想到就已经是天才了,而且萧然还真的做到了。
可是他们不懂为什么会是这样,与他们平常所见到的完全不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他们有看见两个绝对是今生印象最深刻的劫匪在彼此相争相斗里英雄惜英雄,却不得不为了类似一山不能容二虎的观念而彼此死亡。
他同时认为,萧然这整部影片都非常精彩,单指剧情和过程而言都是非常精彩的警匪片,或者“匪匪片”。在具体手法上最具有天才感觉的就在于几处,第一就上里的长镜头相当多,而开始不久那段警匪枪战的长镜头更是经典,尤其是在现场调度上简直就足以成为教科书。
这究竟是什么影片,到底想讲什么?观众心里都有着这样的一个疑惑。其实,他们都很清楚,这个故事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多小时里发生的一个警匪故事,或者不如说是匪与匪的故事。
瞬间想到这点,萧然顿时便苦笑了起来,他想自己真的干得太出格了,本地观众真的没办法接受。只是,一想到《无间道3》里的时空平行交错手法,他忽然间出现了一个灵感,一个让他不得不立刻去想的灵感。
萧然现在已经完全听不到私人医生在说什么了。李卓桃这篇评论非常出色,或许不如说是相当奇特。他是将昨天在戏院里欣赏试映场的过程讲述了出来,说到自己在的士上忽然明白过来。
只是,萧然忽略了一点,他的确走得太远了。很多手法,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接受的,譬如《无间道3》里的时空平行交错手法,那便曾经让无数观众头疼了很久。
而接下来才是他对这部影片的评论:如果你没欣赏影片。没有恍然明白到影片在讲什么,还差什么是你没想到地。那么,你将永远无法了解到萧然导演的惊世才华。那是一种可以意会,却无法言传的意境。只有体会到,才可以发现这其中地天地格外不同。而你会发现,这部影片是百看不厌的,至少我就仍然会再一次,或者更多次的进戏院,以求贯通这种感觉。
全场寂静无声,萧然的心脏渐渐沉了下去。或许,自己走得真的太远了,有的观众甚至不能理解这是个虚拟主角的影片。透过虚拟主角的眼睛来还原事情的本质,让一切变得更具有真实感,任何写实手法都绝对不及这个来得经典。
其二就在于片名出现那短暂的黑暗,极其具有意境的展现了一种含蓄的张力。第三点无疑就是来龙去脉的交代,尤其是结尾处的处理手法更是让人惊叹不已。他甚至为萧然抱屈不已,认为单论这些手法要拿下戛纳导演都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全场观众都傻眼了,没人能够想象得出这是一部这样的影片!林清霞他们更是糊涂地望着萧然。希望萧然给出一个答案。萧然却只是微笑不语,他当然也不清楚,这片能够拿到金棕榈,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奇妙的表现方式。
而且他认为影片里充斥着天才的闪光,无时无刻都能够感觉到那种澎湃的火花。再加上两个男主角绝对极其个性化的表演,简直能够把这部影片给推向了难以达到了高度。
欣赏完全文,萧然不再感到沉郁了,体温也迅速的降了下来。尽管这样看上去似乎有些夸张了,可事实往往就是这样,一项你所热爱地东西将主宰你的生活。就好像当初萧然曾经为了欣赏到《黑社会》这部黑帮经典而心痒得狂叫不已一样。
只不过,萧然干得比十年后的阿杜要强出了许多,任何的痕迹都被掩饰掉。写实主义手法成为一种手段,而浪漫主义情调则透过两位演员和镜头的描写渐渐滋生在观众心目当中。
私人医生已经离去了。林清霞笑吟吟的坐在萧然身旁,轻轻的点了萧然的额头一下,嗔道:“真没见过像你这样热爱电影的人,居然可以为了一部电影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同而变成这样!”
可是,萧然的镜头却非常具有现实主义,而就连萧然自己都想不明白的是,自己竟然能够将这两者很巧妙的表现出来。这就与阿杜力图在《大事件》里以写实手法来呈现两个劫匪之间的彼此敬重颇有相似,这是很矛盾的手法。
萧然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林清霞完全没想到,一部影片要想完全没有观众认同,那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再加上萧然一贯都以神来自居,昨晚遭遇如此惨败,如何不心神大受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