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前期筹备(第2 / 2页)
雷老板全名是雷开泰,他的金公主公司财雄势大自然是不消说了,其人还是香港的巴士工会主席,可谓是有名有利。新艺城便是雷开泰投资的,这点倒让萧然狠狠佩服了一下这雷老板的眼光。
按照他的了解,现在拍一部中型制作的影片,大约只需要四百万,大制作约要七百万以上。按他的计算来看,《八星报喜》里的明星实在不在少数,单只是周闰发的片酬就在三十万以上,若是加上《英雄本色》后的身价上涨,至少都需要五六十万。
徐可很是郁闷,他倒没想到萧然居然不支持他亲自导演这部影片。盯着丝毫不让的萧然,他叹息一声屈服了:“好,我把他找回来。不过,我不知道能不能说服雷老板!”
如此算来,单只是影片的演员片酬,至少都需要一百多万。加上幕后创作者的片酬和拍摄费用,大约需要五百万!可是这让萧然头疼死了,这五百万该从什么地方弄?鬼才知道!
“你有没有拍过这个题材?”萧然没有追问下去,反而是由另一个方面开始旁敲侧击:“一样没有,谁都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得很好。为什么不尝试交给吴雨森来做?或许他在这方面特别有天分?”
而到了1984年,徐可因为创作理念与新艺城的理念出现了分歧,徐可便离开了新艺城。不过,雷开泰非常赏识徐可,立刻投钱给他创办了电影工作室,名分上固然还是归属新艺城,却有独立创作不受干扰的权利。
提到剽窃问题,萧然最初还生怕自己闹出“双胞胎”的危险。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这时代的香港电影与衰落后大是不同,在这时代,人人都在赶着开工。写了一个好剧本,就会立刻送给电影公司审,通过便立刻筹备开拍,周期绝不超过半年。
当徐可继续解释下来,萧然才听得傻眼了。原来新艺城内部也存在巨大的分歧,创办的前几年还好,起码大家都非常的团结。后世非常著名的“奋斗房”便是团结的一个最佳例子,当年的七大巨头常常在一个小房间里开通宵会议。
完全不像衰落后,一个剧本挨了几年都没有人敢投资。就是拍好了,都未必敢立刻上映,少不得要拖上几个月,等到好的档期,或者拖上两年再上映。尤其典型的就是徐可的《黑侠2》,这片子连后期制作都完成了,可还是等到两年后才上映的。
当他问到这个问题,徐可便奇怪的望着他反问:“谁告诉你电影工作室属于新艺城?不过,若真要那么说,倒也正确,起码在名分上来说是这样的!”
投资不是弄不来,萧然确信,只要他把《八星报喜》的剧本给新艺城,肯定能拿到资金。问题在于,他希望能凭这部影片赚上至少千万,所以,要赚就得出资金。这可当真是难为他了……
“他的确有才华,都算是怀才不遇那一类人了吧!”徐可被萧然那么一刺激,口风似乎有点松动了,尤其是想到是吴雨森为新艺城赚来了第一桶金时,更是犹豫了:“不过,这样的题材的确不容易把握,我担心他搞砸了!”
(萧然目前要干的是累积知名度,在电影界有了名气就有了一切)
能怎么办?就是搅尽脑汁都得想办法打消徐可的想法。萧然暗骂几句见鬼,让一直松弛的脸板了起来:“老徐,你这样想可就错了!我以为你知道吴雨森很有才华,想不到……”
至于投资问题,萧然希望的是拿自己的钱出来做投资,能在与出品和发行公司的利润分成里拿到大头。这样的话,《八星报喜》这一部影片,在本地的票房就足有三千七百万,若是加上东南亚卖阜所得,相信不止八千万这个数。
萧然大感意外,在他的记忆里,徐可的电影工作室是新艺城的一个部分才对。既然是同一间公司的人,何必还需要协调?他对此深感迷惑!
精确的计算了一下自己的收入,萧然发现自己所获并不多,《僵尸先生》固然是拿到尾期和分红了,就连一月上映的《千里救差婆》都拿到了,《警察故事》也拿到了。这三部影片票房均过两千万,萧然拿到了二十五万。
“如果真要周闰发和吴雨森来做这部电影,我想,还需要跟黄白鸣他们协调一下!”徐可是个工作狂,只要决定了某项工作,就会立刻展开。
另外《开心鬼撞鬼》和《刀马旦》,以及《英雄本色》都只拿到了首期,有十万。就是拿到尾数和分红,他能操作的钱也绝不会超过五十万。这让他头疼极了,没钱就拿不到大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