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势在必行(第2 / 4页)
成了又如何?成了便能拉近与好莱坞的距离了,有了与好莱坞竞争的一些资本了。败了又如何?败了,他仍然有足够的资本可以东山再起,只不过与好莱坞逐鹿天下便成了可望而不可及,到时候最多就只能帮助香港电影在二十年后不至于濒临死亡了。
关新微带笑意的扫视一眼萧然,他很是有些佩服萧然的勇气,慢条斯理的说:“我们现在只有一亿一千万的资金,恐怕是不够的吧。你为什么不找其他人一起来合作呢?”
羡慕归羡慕,可萧然还是非常理智的做着一切准备工作,做期指往往是一天之内决出胜负,他不希望自己因为准备工作没做到家而倒下。
“不行,你都知道我们是搭顺风车的!”萧然何尝不希望有更多的资金来控制一切,只是他摇了摇头道:“可是,如果我们的资金太多了,就一定会让庄家感到惊慌,到时候恐怕成为我们的对手!”
萧然有些羡慕,如果是遇上了1973年那次股灾就美妙了,那次港股的跌幅高达九成,绝对是世界最大跌幅记录。如果是身处在那个时代,有上亿资金在手,就这样一转眼间,恐怕就能赚上数十上百亿了。
“罢了,公司是你的,你决定就是了!”不要看魏东灵的语气好似很无奈,可他还是非常激动,毕竟这样的大战不是一般人能够遇到的,而且他对萧然也有一种奇妙的信心。
七大公司之一的米高梅在八十年代初因为制作超级豪华大制作《天之门》,结果造成旗下子公司联艺破产,并且导致米高梅从此一蹶不振,直到2004年再被索尼收购。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方若海觉得萧然和自己是同一类人,只不过,自己更擅长商场,而萧然更擅长阴谋。想到这里,他便觉得萧然没理由做出这样的蠢事。
而其他的几大电影公司,都同样在九十年代经历了重组以及合并来重新整合。如果没有这些合并和收购为那七大电影公司注入新血,恐怕未必就能够统治全球电影。
很明显,那件事一定是萧然搞出来的,站在那样的角度,方若海非常佩服萧然的胆略,能收能放,敢和黑道大哥喊价。最重要的是,他一直以为是萧然策划了整件事,尽管事实是萧然都对那次的事件感到非常意外。
如果魅影想要发展成为全球性电影公司,就必须得赶在华纳和时代合并以及索尼进行收购之前做到一切。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剥离其他部门,让魅影成为主要负责发行和融资的母公司,这才是最关键的。
去威尼斯的队伍已经回来了,果然如萧然所料的一样,没什么收获。唯一的收获就是跟法国的一家发行公司签下了合约,卖出了法国首轮放映权。不过,这个价格低得让萧然很郁闷,只有二十万美金。
“不急,我们还年轻,输了还有机会东山再起!”萧然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有点不详,不过,他这人就是这样的。做任何事之前,不只是要考虑赢了会怎样,还要考虑输了会怎样,这就是谨慎。
魏东灵很好的掩饰了财务上只剩下不足一百万的情况,间接的在适当时机让那个内奸知道了这件事。而萧然这边都已经入场了,在庄家把股价顶上去之前开始小范围的进货,尽量累积资本。
目送两人回了逍遥窝,萧然的心脏砰砰跳了起来。这样的事,不由得他不紧张,以前他只是个普通人,而现在竟然能够手上操纵足足上亿元在股市兴风作浪。这样巨大的反差经历,就是阅历渐多的萧然都有些忍不住心情的激荡。
一共都只贷到了四千万,这还是因为魅影公司有三部影片正在拍摄才得到的。否则,只怕是连两千万都没有。不过,这件事并不是很快敲定的,而是到了将近十月的时候才决定下来。
这些天来,他一直都在思索,在他眼里,萧然是个相当稳重的家伙。不过,性格里同样有冒险的细胞,最典型的就是那次黑帮事件。方若海在事件发生之后曾经分析过整件事,最终是一个灵光让他想到了萧然这个始作俑者。
想一想两年后索尼收购哥伦比亚的价格,三十四亿美金。这实在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起码对于萧然来说,绝对是几年内暂时无法平视的数字。
方若海的确已经打算进场了,这次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他甚至是悄悄回来的。除了家里人和几个助手,根本没人知道他回来了。
要想达到第一次飞跃,就必须得有足够的资金让魅影公司转型为发行公司,这一次的股灾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萧然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除非他打算再花几年的时间慢慢落后好莱坞。
方若海究竟有没有打算进场?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关新回来后给了萧然一个轻描淡写的答案:“他们正在调动资金,三天内一定能够准备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