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亨传说 > 第十六章 游览无线

第十六章 游览无线(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一个小小的编剧算得了什么,他凭什么组建公司?他没钱没权,凭什么让其他演员和导演陪他疯?想通了这一切的萧然终于让一直以来都很躁动的情绪平静了下来。

当然,清水湾那么大的片场,都不只是邵氏在用。有些中型电影公司比不得邵氏那么财雄势大,建不起这样一个庞大的片场,也比不得一些不太讲究布景的小公司。所以,有时候拍片都会来跟这里拍,当然,租金总是一定得付的。

实际上,萧然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那做演员做导演的想法就非常不错,起码很实在,而不是虚妄。在这个年代,真正有话事权的,不是资本雄厚的大老板,就是著名导演,或者好象一代喜剧大师许贯文这样的演员。

径直进了片场办公楼里,韦佳辉面有遗憾之色:“可惜,公司现在决定放弃电影这块了,这么大的场地只供拍电视剧不免太可惜了!”

再简单的说,他的目标制订得太远大了,而目前他本身又没有符合这个远大目标的条件。自然难免产生巨大的反差,以及失落感。就好象胖子不是一天就能够吃出来的一样,他需要干点别的累积资本才行。

事实上,新艺城自创办以来就有一个制度,在全世界范围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监制制度!在片场,真正能够行使导演职责的,不是导演,而是监制。尽管不好说这导演就成了傀儡,不过,能发挥的空间却实在不多。

现在的电影拍摄与未来不太一样,未来的电影拍摄多数都是讲求实景。而现在的电影多数都是在室内布景,或者诸如大型片场之类的地方完成拍摄。简单的说,即是说我们在八十年代影片里看到的影片,其中的背景多数都是人造出来的场景。

就好象《笑傲江湖》的导演本来是前辈大师级导演胡金全,岂料得这片子只拍了一半,作为监制的徐可对影片的插手就让胡金全愤然离开了剧组,说什么都不愿意再拍下去。所以,后来看到的影片基本是徐可完成的。而被徐可一手捧红的李练杰同样在之后不愿意再同他合作,只因为其拍电影时实在非常独裁。

若是追溯到五六十年代,这电影的拍摄更加有趣。那时候拍电影是一件极简单,可是也绝不容易的事。简单的地方就在于拍摄技术以及布景之类的极是粗糙,粗糙得我们不敢想象。

从什么地方开始?萧然躺在床上瞪着眼睛想了半天,在新艺城混不是不可以,可是新艺城是以喜剧为主,很难有更大的发挥。徐可的电影工作室是个好去处,只是萧然却知道,徐可在拍电影这方面真是非常独断专行,许多跟他合作过的导演和演员都不愿意再跟他合作。

萧然微微一笑,这是不可避免的。按照他了解的历史来看,邵氏必然在1987年宣布退出影坛,剩下来的就是嘉禾、新艺城以及德宝的三足鼎立之势。因为不管就哪方面来看,邵氏和其他三大公司绝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差距,而是制度僵化的问题了,根本就没得竞争。

如果非要说得刻薄一点,就是萧然太痴心妄想了。他如今只不过是刚在影坛冒出个头,连名气都还没打出,凭什么组建公司?况且,目前他连公司都还没有,就已经开始想象未来如何如何了,这自然让他无比迷惘。

不过,若说这么大的片场要浪费,这倒不然。萧然倒是知道,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在1988年,即宣布停产一年后,便与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无线)合组了大都会电影公司。不过,这家大都会在八十年代都没什么大动作,到了九十年代初才盖过劲敌嘉禾,狠狠威了一把。

其实萧然一直以来都把全副精力放在了如何成就事业,如何创办电影公司领军香港电影,让港片起死回生上面了。可他终究还是忽略了一点,非常重要的一点,他现在除了自己的优势以外,别的就不曾拥有过。

(人名对照,将来会出的)

在那年月拍一部电影,多数都在室内拍摄,用一块手绘画板充当布景。有趣的是,在那年头,拍一部电影若是花了一周时间,便是十成十的大制作了。与后来好莱坞动辄拍上一两年比较,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只要自己能够成为导演,那么后来的事就简单了。只需要不停的拍片,拍卖座片,拍拿奖片,成就自己在业界的名气,结交必须结交的人物。当名气积累到某个程度,组建公司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可是不容易的地方恰恰也在于各种技术和道具的匮乏,让电影拍摄变得尤其困难。可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里,香港当年还是能够拍出至今仍旧经典的粤语片,实在是难能可贵。

今后怎样做?萧然已经了个大致的计划,他想先把编剧干好,寻找机会做导演。只要找到投资,他就能够让自己拍出一部真正出色的影片来。这是他的优势,不可抵挡的优势。当然,中间偶尔也可以做做演员过过戏瘾。

听了韦佳辉和游志的这些介绍,萧然顿有种长知识的感觉。不过,话也说回来,他对八十年代以前的了解也就仅仅只有李小龙以及拍了百多集的“黄飞鸿”系列。当然,此黄飞鸿非李练杰的黄飞鸿,这却是万万不能误解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