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台湾之行(第2 / 2页)
这样一来,公司就不需要融资拍片来减低风险了。好莱坞没有公司会把一部大制作影片的资金全部由自己出,而是尽可能的融资减低风险,就算成功率再高的影片,都只有出一半的记录而已。
萧然并不清楚关新因为自己而很是郁闷了好一阵,就是清楚只怕亦绝不在意,因为他自己更郁闷。白天抽空去黄占处学搞音乐,晚上和早晨就被逼着练功,痛苦死了。
融资就意味着需要分出利润,萧然的优势在这里就显得非常清晰了。好比《赌神》,如果他之前不是融了方若海的资金,那这片子的八千万利润就全部都是公司的了。有了这样的速度,萧然有希望能够在短短一年里积累到足够的资金进行扩张。
有足够的才华和能力,还有良好的政治倾向。萧然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一个被考察对象,只不过他自己不清楚罢了。而关新恰巧在萧然身边,这个考察的任务自然就是交给他了。
*****
十年,需要十年!萧然想到这个数字便满头大汗,就是他愿意花那么多时间,可林清霞到时候怎么办?难道非要等到大家都老了才能走在一起!
虽然《赌神》没有林清霞,可她还是跟萧然一起来了。发哥一路上就总喜欢把眼角的余光扫到一旁窃窃私语的萧然和林清霞身上,然后嘿嘿诡异一笑,总是要笑到两人都不好意思了才罢休。
再盘算了一下,他给出了一个目前还远远看不到头的承诺,盯住林清霞犹如明月的眼睛:“给我三年时间,最多四年,我就一定能够控制香港影坛了!”
刑家风在事前,也想台北警方通了个气,请他们帮忙保护一下萧然这个大人物。当然是大人物,开玩笑,梁家宝那篇上帝之手被不少报纸都有转载了的。在港片横行的东南亚,没有人不知道上帝之手萧然萧大编剧了。
林清霞看着萧然那坚毅的眼神,心里一阵暖流涌出:“不急的,我能等得起的!”
不过,之后萧然就好象大梦初醒一样,表现出了让每个人都大跌眼镜的才华。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那份调查报告里,以绝对的语气肯定了萧然的才华和能力。
嘉禾公司
于是,寻找另一个代言人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凑巧的是前段时间金像奖上萧然跟银都的经理谈过,委婉的传达出了合作意想。萧然就立刻被调查清楚了,只查得到萧然此人在1985年以前是个相当懒散的家伙,还差点进了黑道的小混混。
嘉禾的老板是邹文怀,其得力干将是何冠昌等。他们在创办嘉禾之前曾是邵氏的支柱,可是最后还是因为出现了意见分歧而离开了,导致在后来很多年里两间公司都彼此针对。嘉禾的第一步是得到了李小龙,第二部是捧红了成龙等,而嘉禾最擅长的就是在邵氏捡漏掉的人才,许冠文等等都是被邵氏看走眼的。而嘉禾旗下的艺人大概是那时候最红的,就连新艺城都难以在这点上抗议,不得不承认,嘉禾出了无数优秀人才。可九七之后,嘉禾基本收缩电影制作业务,专注于其他方面,《醉猴》便是嘉禾前两年里唯一的作品。何冠昌何先生是九十年代末去世的,当时金像奖曾经特别纪念过他。
不过,幸运的是,台北是竹联帮的天下,而萧然事前也在刑家风这个反黑组组长处查到汪洋的父亲汪明贵与竹联帮向来都没有交集,这才放胆去的。
不能等,绝对不能等。萧然这是狠狠咬牙后做出的计算,如果年末的股灾依然出现的话,那他就能在股票市场捞一票,这样以来便可扩张公司规模了。有了资金作为基础,魅影公司的发展速度绝对是非常惊人的。
幸亏这样的日子不是天天都必须享受,因为他时候必须得履行跟片商的合约,亲自带队去菲律宾等地参加宣传。就好象这天,他们就去了台湾,严格的说,萧然对于前往台湾还是心有顾虑的,毕竟那个汪洋的父亲可是台湾富商,很有一定势力的。
萧然最大的信心和希望不是在于股灾,而是在于魅影公司有一项其他公司都根本无法做到的优势:以萧然的见识,他一定知道什么片子能卖座,而什么铁定会砸。
除此以外,还在学习驾驶。最近他的口头禅就演变成了:“想我堂堂一秒钟几十万上下的大人物,居然跑到这里来练武,实在是太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