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扬威戛纳(第3 / 3页)
所有人都准备好了,萧然拿起望远镜瞥着另外三座大厦上的摄影师以及楼下面的摄影师,再探出头去看了一下悬挂在空中的摄影师,比划了一个手势。这才拿起对讲机大声问:“各部门准备好了吗?”
“但愿他能够从中胜出!”科波拉不再说什么了,神色不动的打开帖子,看都不看就扬了起来给默里:“默里,你来念吧!”
*****
场中能够见到到萧然他们的宾客都将目光投了过去,他们之中绝大部分都有看了萧然的那部《暗花》。他们都承认那部影片的确是非常罕见的流畅,而且在导演手法上相当有创意,简练而且直接有效。
这几天将去上海,更新时间未必有保证,请谅解!
不许封路拍摄?萧然愣了一下。之前的一场汽车追逐大战是在晚上进行的,倒是不需要封路。听得这句话,萧然立刻想了起来,这政府在各方面尽量协助电影拍摄的政策是九七之后才颁发的。
而《暗花》能够拿奖的关键就在于这点,十年的差异足够让很多本来是十年后的手法放在今天变得非常特出和新颖了。典型的便是结尾处耀东和阿琛拔枪对射一场戏,在二十年后这一招实在是普遍极了,可在现在,凭着萧然的现场调度以及概念手法,都让这部影片在今天表现出令人过目难忘的惊艳。
现在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封路拍摄的条款,只要回忆一下九七之前的港片里若干动作场面几乎很少有这样大场面就知道一二了。想到这,萧然愈发的佩服这班老影人了,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影片拍得跟真的一样,实在难得。不过,这很显然是限制港片往大制作发展的一个枷锁。
这一点是异常明显的,就拿九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影片来比较,便可清晰发现八十年代的所有影片都存在节奏缓慢之类的缺陷。又或者导演手法过于老套之类的,最典型的就是吴雨森的经典枪战戏,在此后多次被模仿和学习,这样的手法在十年以后就不足为奇了。当然,若说起来,创始者在这方面仍然是最强的。
揉着鼻子,萧然迅速组织了一下在自己脑海里的构思图,很快便确定下来:“找警方帮忙,这场戏只需要十分钟就足够了!”
“的确是个天才,我想如果本届若是设有编剧奖,恐怕亦逃不过他的手!”默里和科波拉就好象萧然请来的枪手一样,一个劲的大力吹嘘着。
就在听到自己的名字时,萧然的脑袋叮当一响。蓦然间,他明白自己遗漏了什么关键的地方。是在于时间上,《暗花》本来是十年以后的影片。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不论导演手法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
第二天,这香港的最后一场戏开拍了。发哥担心的扯了扯身上的钢丝问动作指导的手下:“这个行不行,稳妥吗?”
“荣获第四十一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的是……”默里翻开帖子看了一眼,立刻浮现了喜悦之色,以拼音拼出两个中文:“萧然,《暗花》!”
“放心,没事的!”那家伙瞥了动作指导关新一眼,他觉得关新这家伙真是很怪,和他以前见过的动作指导都不大同。
萧然向台上的科波拉和默里微笑不止,他还以为科波拉只是欣赏自己的影片,却万万没料到如此的推崇。在这样的情况,他不得不思索着,这部影片的确经典,可是也绝对没达到让科波拉这种全球著名的国际大导演都赞为天才的地步。可他总是觉得自己遗漏了什么关键,至于是什么,他却总也想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