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亚洲龙头(第2 / 2页)
1993年5月7日,香港中环,位于最繁华地带的魅影大厦。这栋足有六十八层的大厦有半数的楼层是属于魅影集团的,而魅影公司刚搬来第四十八楼不久。
萧然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把脑袋凑了上去……
在魏东灵以及旗下各子公司总经理和所有团结一致的员工努力之下,魅影集团在由90年到现在的三年里,成功的转型为以娱乐传媒和电子电讯以及地产三大产业为核心的大型跨国集团。
不过,这不是萧然真正想要拿来冲击好莱坞的作品,因为这片子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很西化的。萧然渴望的是那部都市武侠《侠者》,那才是能够诠释东方文化的影片。
由1985年到1993年,足足八年时间,萧然的预见和决策,加上魏东灵的操作执行以及渐渐尝试的决策。在前六年里,魅影以高速扩张,在第七和第八年里,魅影才让扩张步伐缓慢下来,转变为稳守市场。
那片子的剧本去年便已经完成了,经历了聚集了全港顶尖编剧的魅影编剧组的灵感洗礼之后,这个剧本就是普通导演拿着,只怕都能够导演出一部好片。
萧然亦变了,三年的时间足够让他变得更加具有大亨的味道。他依然是全球华人首富,并且让自己的排行连续三年都在上升,目前排名第十八位。
首长的承诺做到了,政策不但没变,而且市场亦在逐步开放。审查制度已经针对香港的发行公司开放了,而且录象带市场亦已经开放了,允许与内地公司合资,可控制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
历史上。好莱坞是以《侏罗纪公园》彻底打开了香港市场的大门,敲开了全世界市场的大门。而现在,萧然就要反其道而行之,他要以这部片子原封奉还给北美。
庞大的电影帝国已经诞生了,萧然甚至不需要亲自来打理。他现在只是在静待着与好莱坞的一战,不过,在这一战之前,他必须得首先解决内地市场。
不过,在片里他只是监制而已,柳眉和梁君才是导演。这两个导演在这两三年里合作了几部影片之后,默契越来越好,而且还日久生情了。再加上梁君很擅长这类大场面制作,当然是合适人选。
在电影业务上,魅影一直都把影片制作控制在手里,每年香港制造的首轮上映影片里至少有五成是魅影的投资。在本地市场仍然保持着垄断格局之时,港片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好莱坞甚至已经深切的感觉到了来自港片的威胁,或者不如说是来自魅影的威胁。
可是除了萧然以外,还有什么人能够随意动用目前已经达到了二十来位的魅影编剧组全部?当然有,就算这片子不是萧然导演,都肯定是要经过这个程序的。
萧然和魏东灵都上了年纪,魏东灵比萧然大了三岁,现在已经三十三岁了,萧然再过几天便是三十岁生日了。魏东灵这个萧然的最佳助手,最佳搭档现在亦变得越来越精壮,他已经把全港收入最高的CEO垄断了四年之久。现在他的年薪高达三千万,连续三年入选亚洲十大CEO。
与以往的规矩一样,萧然与编剧组交流讨论之后,才敲定了整个结构,而且留下了不少续集的尾巴。在情节上,更是丰富完善之极。创造出来的是一个完整而且符合科学逻辑的世界,在这其中,部分学者和教授亦参与了建立。
在四十八楼那间宽大明亮的董事主席办公室里,萧然背负着双手凝神望着周围的高楼大厦,魏东灵就在他的身旁。尽管他所处的位置不如其他大厦高,可是现在没有人敢无视这一层楼的主人。
“在想什么?不愿意陪我就算了!”林清霞有了孩子以后,人亦好象变得年轻了许多,终日都是笑吟吟的美态:“还有,你都不看一下你的儿子和女儿吗!”
到了现在,萧然才发现,华人导演不是不行,而是被历史上那个小气的香港电影给约束了才华。而现在他们得到了绝对够大的展示空间,纷纷涌现出来的大批人材就连萧然都震惊。
在音乐方面,天籁亦是飞快的发展,旗下外国歌手与日俱增,渐渐扩大影响力,让自己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唱片公司。而在特效方面,无限视觉仍然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幻想动画在制作水准方面足以同迪斯尼相抗衡了。
最典型的便是卫长青,原先萧然把《这个杀手不太冷》交给他时还不甚放心的,特地指点了一下如何拍,还派了陈木盛去协助拍摄。影片上映之时,萧然便大吃一惊,这片固然是在各导演的手法不同下变得面目全非,可仍然是足以媲美原版的经典。
在娱乐产业方面,书香传媒在白鹏飞的率领下甚至吞并了明报集团,旗下控制着香港和海外的无数间报纸杂志以及出版社,甚至几乎能够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媲美。在电视业方面,亚视在总公司的支持下,以收购和吞并的方式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媒体集团。
回到方才的话题上来,《侏罗纪公园》在北美的下场萧然可以想象得到。这部投资首次超过一亿,达到一亿五千万的港产片特地在东南亚租了个小岛来做,把这个小岛做成一个完全真实的外景,这亦是港产片里唯一一部制作时间达到两年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