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九章 空前影响(第2 / 4页)
梁子觉得自己脑袋有点不大够用了。不过他的职业本能还在,果断开启摄像功能,把年轻工作人员的这段解说录下来,不惜耗费流量的匆忙压缩后立即上传到帖子里面。
在这倒腾的功夫中,他厚着脸皮扯着人家好说歹说,终于得以进入最近的一间厂房之中看个究竟,验证到底说的是不是真话。要知道,几百个工厂的设备啊,那是数以万计的大个头组件,就是当废铁一样的收购来。或者干脆是人家捐赠来,运输、安装得多麻烦?
按照一般厂房建筑标准搭起来的高耸宽敞棚子内。沿着两侧如卫兵一般列阵排开的机械设备密密麻麻,浑身散发着刚刚保养过的防腐防锈材料气味,许多被重新擦拭的寒光闪闪。
其中一些显然长期使用磨损太过,早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精密,明显带着毛熊傻大粗黑风格的设备像是从地下挖出来,经过修复后组建起来,仿佛是百战老兵,带着满身的创伤,却从骨子里透出骄傲和强大,静默的俯瞰着众人。让每一个从下方经过的人,不由自主发自内心的景仰。
每一件设备要么保持原来的铭牌,要么经过重新添加,甚至还有当初负责使用维护的班组责任人的名字,前面立着的触摸屏上,随手可查这件设备多年以来创造的价值和功勋。
每一簇厂房都代表着一个基础工业领域,而这几百个厂房,几乎汇聚齐全了整套的基础重工业门类核心!
梁子腮角抽搐,不敢置信的问陪同人员:“这些厂房是空的,还是里面装满了相关设备?”
那年轻的工作人员自豪的挺起胸膛,一副指点江山的慷慨气派,大声道:“咱们百年中国工业博物院,可是把建国以来最早一批重工业设备都收集全了的!不光是有前苏联援建的那156项,另外没有完成的148项咱们后来补齐的,也都全部收纳。除此之外,还有后来陆续增加的,我们也会全部收藏。这每一个厂房里面,都装满了我们公司从全国各地收集到的设备,一些重要的缺失部分,也都按照图纸进行复制装填进去。可以说,这里每一座厂房里的设备拉出来装配好,就能组成一家工厂的核心!”
年轻人显然激动的太久,又或者是长期训练形成的习惯,不假思索的张嘴就是一大套东西秃噜出来,有种刹不住车的意思。
他却没有注意到,梁子贵宾却已经惊呆了!
梁子拼命的把数码相机快门按得咔咔响,恨不能把所有内存都耗尽了。
他的心中充满着激动,作为第一个正式进入这里参观的外人,他的浑身洋溢着慢慢的感动和震撼!
他的爷爷和父亲两代人,正是在大国企之中贡献了一辈子的那群中国工人里,默默无闻的一份子。他们毕生都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贡献,但却为共和国的强大和生存,付出了全部。
作为后辈人,他没有再继续先辈们那种奉献精神,改革的大潮也冲走了吹散了过往的烟云,然而他从小耳濡目染的,始终胸怀一颗中国工业强大之心。
一簇簇照片不断的上传,塞满了帖子提前占下的楼层,围观的网友们每一次刷新,都有新的内容出现。
“什么玩意?一百五十六个重工业项目的设备,还有一百四十八个没来得及建造的,全都弄来了?!开什么玩笑啊!那怎么可能,那得花多少钱,费多少心思?!”
梁子一边下意识的拍照上传,脑袋里嗡嗡乱想,却根本不敢说服自己相信这是真的。
工作人员瞪圆了眼睛,高声叫道:“怎么不可能?你知道杨先生为了这座百年工业馆费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少钱吗?从三年前他刚刚发家开始,就跟江南重工和机械工业部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整理搜寻最早一批重工业装备。最早的时候还只是面向造船领域,后来越弄越多。他索性下决心把整个基础工业给弄齐全了。最终的目标。是在咱们共和国百年大庆的时候。建立起一个囊括全部工业门类的世界最大最全工业博物馆!”
他稍微激动的指着远处的厂房补充:“不仅仅是生产设备,全套的设计图纸,当年拍下的照片和影像资料,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班子和专家人才,这些年来为共和国工业经济军事强大作出的突出贡献,都有专门收录。我们要让全国人民乃至子孙后代,随时能通过网络看到先辈们的光荣成就!让多年之后的后辈有个地方可以瞻仰那伟大历程起步时的艰辛!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何止是有意义,简直是史无前例一般的伟大创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