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英国人的手段(第2 / 4页)
准确的说,是德国容克贵族和奉行扩张主义的精英力量,被中国人给利用了。他们贯彻到整个上层的“击败法国”这一野心勃勃的计划,已经走到了没法回头的地步。摩洛哥那一枪打响与否,根本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
中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用心极其险恶,德国人却不得不接受。
英法情报部门消息很是灵通,他们在得知中国会帮助德国加强武装的情报,不算太晚,但却没有及时拿出应对意见。等内部争吵结束的时候,从中国出发的德国货轮早已经悄悄将足够三十万陆军使用的装备送到了德国本土!
这也是为什么,摩洛哥那边会打起来的那么干脆。
有了中国的三十万陆军装备,德国就能接近完成“施里芬计划”中要求的步兵师数量。尽管在具体部署上,没有完全按照施里芬的设计。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右勾拳上,依然坚定的循着历史的轨迹走上了老路。
其实这就是一次防患于未然的战略预案而已,中国到底是否要发起对美作战,并不十分确定。从未雨绸缪的角度考量,他们没有提醒美国人是对的。因为要促成运河的提前通航,获取足够的利益。一旦提议更改计划重新设计施工,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马月。
到那时,非但中国难以从中获得利益。美国人恐怕也会有别的想法。
话题就此打住,没有深入下去。不过萨镇冰心里头却多了一丝沉重,集中精神用心观察运河两面和两岸的情况,注意搜集各种相关情报。他隐约有种预感,有生之年,极可能会率领舰队发起与美国人之间的战争!
他们却不知道。中国舰队安全通过巴拿马运河,抵达美国西海岸的消息传遍世界之后,欧洲列强和美国人竟然齐齐松了口气。就连德国人都私下里庆幸,这帮家伙总算是离开了。
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怎么得了好处的德国人也这么想呢?
对此,杨浩是知道的,但并不打算插手影响。另外他也影响不了。
后世大量研究资料证明,小毛奇其实是严格执行了施里芬计划的,只不过他面临的情况与当初制定计划时完全不一样。不说别的,因为武器装备和战术的巨大变化,都会使得战争形态产生截然不同的走向。更别提,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好是人类军事变革最为剧烈和迅速的时期。
小毛奇抱着病体坚持工作,德国上层的头脑发热更带来巨大压力。
其实很简单,中国政府跑到欧洲来搞风搞雨,用心之险恶,并不难猜。德国人也能看得出,他们分明是故意加剧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促进其恶化速度,甚至可能挑起战争。总而言之,就是个搅屎棍子的角色。
但知道了,却没有办法去阻止。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有资格和实力成为一名重量级棋手,在国际大势的棋盘上落子较量。欧洲各国再怎么强悍,也没办法拒绝这个硬闯进来的恶客。他们没办法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只能设法从中谋取对自己最大的利益。
情况都摆明了的,眼睁睁看着中国这么一个趁火打劫的超级大流-氓进来,却也无可奈何。
发生在摩洛哥的战争只所以爆发,也是德国人给架到台上没法收手。若是他们妥协忍让,将不只是失去这片殖民地那么简单,德皇威廉二世都有可能面临被废掉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