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债主(第3 / 5页)
受到欧战的帮助。这几年集团的展非常顺利。
比方说目前工人数量最多的棉纺织厂,本来按照严绍和伊莱诺的计划。是每年开办两家八万枚纱锭的棉纺织厂,这样一来每年便可以增加十六万枚纱锭——————需要说明的是,本来在14年的时候是一百二十八万枚,但是由于当时需要给懒惰的旗人找些工作,结果就是临时多增加了四家,使得14年时雨石集团旗下的棉纺织厂数量达到了一百七十六万枚。
本来棉纺织厂的展计划应该是跟着原来的计划来的,但谁叫因为欧战的关系,美国这样的工业大国几乎彻底放弃了棉纺织业,并将全部的能力都集中到了军工业等方面上,几乎等于是把棉纺织市场拜拜的让给了中国及日本这样的国家。
尤其是中国…
较低的成本,使得中国和日本的产品具有极高的竞争性,再加上极低的出口税,如此天赐良机要是伊莱诺还不好好的把握一下,那就真的是…
这还没算上战争期间的额外开支。至少现在绝对不仅仅只是4o%...
一个国家的军事开支占到财政收入的4o%,这明显是不健康的——————在后世是如此。不过在这个时代似乎就没什么了,至少早年的日本一直如此,前些年的中国也差不多如此。
其实这么算,似乎也没什么,毕竟还有6o%摆在那里。
问题在于除了义务教育之外,国社政府还有大量的项目摆在那里,比方说严绍一直在推行的铁路建设,事实上如果不是英法俄三国做了一次冤大头。把迪兰铁路的费用全都给承担了,国社政府身上的压力将会大道不可想象,即便是现在也是如此。
在加上过去借款每年所需偿还的本息金额,至少这几年的国社政府一直是赤字。
到了如今,也就是1917年,本来按照计划应该只有二百二十四万枚纱锭的雨石集团,如今纱锭数量居然已经达到了三百七十六万枚。按照当初八万枚为一间厂的规划,这三百七十六万枚纱锭相当于47家棉纺织厂…
而单只是棉纺织厂,其所需的工人数量也已经达到了四十万人上下…
需要说明的是,如今棉纺织厂的盈利也很丰厚。每年的盈利都能达到五千万,换算成英镑就是五百万英镑——————本来是1:1o.5的,但是那o.5换算起来太麻烦了,反正也有些零头,就直接五百万英镑算了。
五百万英镑,相当于两艘最新式的无畏级战列舰,亦或者是五百辆【15式坦克】或是【15式装甲车】,尽管和汽车厂相比看上去似乎不是很多,但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至于汽车厂…
严绍私底下甚至在打算着,要不要再借政府一亿英镑出来,这样虽然每年所要偿还的本息将会达到一个天价,但…
别忘了。吞下西伯利亚外加部分中亚可是个大行动,没钱肯定是不行的,至少严绍绝对不会希望因为没钱这么无厘头的理由,而导致行动的失败…
也正因为这样,严绍对集团的盈利情况十分关心…
这样是伊莱诺会这么快就重新开始工作的一个原因,不仅仅只是因为对工作的热爱(毕竟是自己家的。不是给别人打工,心态自然不一样,若是换成别人家的生意,怕就要厌倦工作了),也是因为她很清楚严绍对资金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