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钱塘大战(第3 / 5页)
这时见自己的亲军果然箭箭夺命,他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只是卫所官兵的箭为什么杀不了人,他还是雾沙沙的弄不明白,不过这时也顾不上研究了。
二人走上船头观看,只见沙滩上明军数目不多,衣着也不是正规的军队打扮,那些似是盐兵打扮的兵丁中有一个挥舞着大关刀的汉子,大刀在手中风车一般,一被他挨上立即刀折人亡,竟入虎入羊群一般所向披靡。
先前说话那位老者道:“大人,咱们把他们当人,可他们自己不把自己当人呐,他们掳财也就罢了,这般杀人放火,您说不是畜生是什么?他们还最喜掳夺妇人和清秀的童子,逼迫他们做的丑事,连我老汉都说不出口哇!”
这是两伙盗寇合伙后第一次做大买卖,原以为利用潮汐出其不意,将海宁劫掠一空,不料船一靠岸就发现明军早已严阵以待,肥前寿和陈东也暗暗吃惊,以为自己泄露了消息,所以二人的大战靠在最后,始终不敢将兵力全部投入,以防中了明军的埋伏。
杨凌再也听不下去,一转身就急步向门口走去,他刚刚走到门口,房中张符宝一声怒吼:“杀了他们!姓杨的,你要是还想留他们活命,我……我……我天天画符咒你!”
他们破烂不堪的战船制造技术十分落后,那些舰船以大木锯成方形,联结时不用铁钉只用铁片,不用麻筋或桐油弥缝,而是用稻草来堵塞漏隙,根本不能抵御明军的大舰船,尤其是福船和广船只要轻轻一撞,他们的舰船就散了花,海上没有优势,他们只能利用大明广阔的海岸线四处游荡、上岸抢劫。
今日好巧不巧,碰上了杨凌的亲军,使用的是清一色的全包钢长柄朴刀,刀长一米三,几乎不弱于他们,而使刀的又个个是经过少林寺和锦衣卫中用刀高手指点过的京军精锐。
张天师年纪虽小,那几个老头儿果然尊敬异常,不敢对他失礼,一位老者哭诉道:“天师,这些倭寇惨无人性,就是千刀万剐也赎不了他们的罪孽,他们杀人放火、掘坟挖墓,什么坏事都做呀。去年倭寇上岸,就在老盐仓,把一个八个月大的孩子丢在床上,用开水浇,听他哭声取乐,天师啊……”
明军的单刀只能单手使用,力道、速度、长度都极差甚远,加上日本刀制刀时采用了唐刀的包钢技术,而明军因包钢刀价格昂贵,除了军官,士兵配发的刀只有刀口是包钢,双方实力相当时谁胜谁败可想而知。
杨凌听的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升至头顶,为生存也好,为求财也好,杀人他倒可以勉强接受,强盗嘛,你还能指望他们发善心?可是这种丧尽天良的行为,纯粹是满足一种变态的、没人性的欲望,向一个无辜的婴儿身上泼开水,只为听他啼哭取乐?
可是他们的长刀却极为厉害,这些倭寇使用的日本长刀约一米四,几乎赶上了那些小挫子的身高,这刀的长度和重量几乎是明军常用配刀的两倍,而且可以双手使刀。
杨凌脚步顿了顿,随即头也没回,快步走出大厅。西厢房内,几名倭寇被绑在柱子上,杨凌脸色阴沉地踱了进来,郑百户和几名番子见了忙站来起施礼道:“见过大人。”
近一年多来,日本本土战事越来越激烈,那些大名急需大量物资和银钱稳定自己的地盘,可是自从幕府足利将军不再向大明称臣,大明已不再同他们做勘合贸易,许多大名干脆也指使手下充当起走私贩兼海盗,这一来抢了他们生意,使他们生活越来越是落魄,于是两股海盗干脆合并起来以加强力量。
杨凌点了点头,说道:“嗯,今日多亏了你们,你记着把为国捐躯的将士尸首好生收敛了,回京后本官一定会重重地抚恤,今日参战的兄弟,一律要重赏!”
这伙倭寇的首领是一个落魄的日本武士肥前寿和一个中国海盗陈东,这伙人每逢春秋两季就化身强盗来沿海抢劫,其他季节则从大明不法商人中购买货物运往日本、吕宋等地牟取暴利。
他说完,转过头来,目光从那几个倭寇身上一一扫过,最后看到一个穿着汉人女子衣裳的男子,目光与他一碰,瑟缩地躲避了一下,杨凌便走过去停在他面前,说道:“你们的首领是谁、一共多少人、平素都在什么地方活动?”
杨凌头皮发炸,高文心和张符宝听了眼中已溢出泪水,就连满口天道人心的张天师,也双眉倒竖,眼中杀气腾腾,再看不出半分修道人模样。
倭寇的主要兵器是刀和弓,偶尔也有鸟铳等火器。但是这伙海盗比较穷困,海上潮湿,保养弓箭不易,再说简易的箭枝准确度和杀伤力不足,而上好的箭枝木料和箭簇又比较昂贵,所以配备的弓箭不多。
另一个老者道:“不止如此,他们中午在一户人家吃饭,走时杀了人家全家,取血泡酒,说是大补身子,那家的孕妇,他们打赌是男是女,就剖出婴儿验证,还有本地的富户,被他们掳走勒索,家中拿出的银子凑不够数量的,就把人锯成碎块送回来……”
观潮楼正前方有一批青衣小帽的军兵,一色儿的朴刀,这伙人人数虽少,却个个骁通善战,而且整只队伍排成一个锐三角,像一枝利箭般直插前方,倭人惯用的三五成群袭扰、破坏的招法根本不管用,三角形内部的军兵还时不时抽出一种短管的火器来杀人,这种装备可不是沿海卫所军兵所配备的火器。
杨凌脸色发青,颤声道:“不要再说了,不要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