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回到明朝当王爷 > 第322章 一身干净

第322章 一身干净(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彩说完,后边呼啦跪倒一片,齐声说道:“皇上下诏,非同儿戏,臣等以为,杨凌当封威国公!”

正德入殿升座,目光与杨凌一碰,他心中些许疑云顿时烟消云散。杨凌和其他官员不同之处,就是他看着自己的眼神,哪怕他正在行着三拜九叩大礼,他的眼中也不是那些寻常臣子对于至高无上的皇帝无限的敬畏,那是一种亲切、一种关怀,一个不畏权的人怎么会在意权力,他会贪权专权?

杨廷和袖子一拂,正要上前争辩,忽觉衣襟一紧,扭头一看,只见李东阳若无其事,右手却紧紧地拽住他的袍子。

张彩张了张嘴,却只咽了口唾沫。时机稍纵即逝,又失了一局。任吏科都给事中,这是给自己脖子上套了一个大枷呀。给事中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与御史互为补充。

“嗯?”一句话所有的人全愣住了,焦芳是杨凌的人,谁不知道啊,他不着急替杨凌辞了威国公,却一本正经地讨论起兵部空缺来了,实在太过出人意料,所有的人都在揣测他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以致金殿肃然,竟半天没有动静。

另负责记录编纂诏旨题奏,监督诸司执行情况;乡试充考试官,会试充同考官,殿试充受卷官;册封宗室、诸藩或告谕外国时,充正、副使;受理冤讼等。品卑而权重。

刘瑾早料到杨凌一派必定拼命推脱,死活不让杨凌当这个威国公,张彩掸掸官袍,长吸一口气,正准备和焦芳掐第一架,却听焦芳说道:“皇上,兵部左侍郎刘宇晋升尚书之后,左侍郎一职一直悬空,臣以为如此要职不可久置无人,应尽快安排相应人选,以补空缺。”

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受理冤讼,这权力还小么?编纂诏旨题奏,监督诸司执行情况;乡试充考试官,会试充同考官,殿试充受卷官,在这职位上混久了,那也是门生故旧遍天下呀。

正德想了想道:“好,既然众位爱卿举荐,这个杨慎的才学一定是不凡的,那就以荐科入朝,朕亲书特旨便是。不过……授予什么官职合适呢?”

正德对王守仁出奇兵解白登山之围印象甚好,想了想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杨凌道:“杨慎年方十七,才学、见识出众,但是尚无从政经验,不可贸然使之,可择一职令其熟悉朝廷典章制度、六部军政咨文,三年两载之后,便是一位能臣干吏,可为我皇肱股。”

焦芳道:“三关副帅王守仁可以。”

焦芳立即道:“既如此,老臣以为,可令杨慎任吏部都给事中,正七品之官。”

杨凌瞧了焦芳一眼,焦芳立即出班道:“启禀皇上,臣有本奏。”

最最主要的是,他任的是吏科都给事中,自己以后还能肆无忌惮地升降官员么?只要他坐在这个位置上,自己做事就别想痛快了,张彩悔恨交集,愤然上前一步,大声说道:“皇上,臣也有本奏,蜀中前几日误报杨凌杨大人死讯,皇上因功追封杨大人为威国公,并赐谥号文成武德,现杨大人吉人天相,得返京师,这谥号自应收回,但皇上是因追功加封杨大人为威国功。

孙彬待百官见驾完毕,各回本位,这才依例唱道:“文武百官,有本早奏,无事退朝。”

何谓追功?乃是杨大人所立功绩当得此爵,但尚未及封赏,所以杨大人生还与否,并不影响皇上对他的恩赏,皇上九五至尊,金口玉言,岂有出尔反尔,收回成命的道理,这样做岂不令天下人耻笑,说我大明朝廷封国公,只有死人封得,活人封不得,以后臣子们还有谁会立此雄心,效仿杨大人立此不世之功?”

司殿太监已经换了人,毕云被刘瑾弄到冷宫去扫地了,换上了内官监太监孙彬。这个小太监年纪不大,如今才19岁,曾在内书堂读过书,做过乾清宫的近侍,后任司礼监写字,虽然不是刘瑾的亲信,不过为人极为老实,而且也很受正德喜欢,所以刘瑾一提,正德便点头允喏了。

正德暂时摞下心事,问道:“杨一清调任兵部,三边镇帅何人可以接替?”

张彩已经被杨凌绕晕了,这一早在干什么呀?先是杨一清进京,杨廷和跟他不和,谁不知道呀,这么做杨廷和能给你好脸色才怪。紧跟着外放严嵩去杭州,一个小小的五品知府……,现在又举荐杨廷和的儿子当官,这是什么意思?以此求得杨廷和的谅解么?不过走荐科入朝,管他是否闲职,怎么也得先给个五品吧,这才七品……,吏科?!

焦芳道:“三边镇帅杨一清,治军严瑾、精通兵法,自其任三关守帅之后,严肃军纪、整顿行伍,边军战力愈加不凡,鞑靼野蛮望而生畏,已很少敢于侵犯边境,老臣以为,杨一清可当此任。”

张彩想到这里心里一紧,只听皇上说道:“既然众卿没有意见,那么便下旨,杨慎入朝,任吏科都给事中之职。以后政绩卓越再予升赏。”

正德也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问道:“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