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六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节(第2 / 3页)
田丰冲着沮授微微一笑,双掌虚拍,以示敬佩之情。
沮授这个建议看上去处处都在为袁绍出谋画策,又是连横各地州郡,又是打击河北。但他真正用意却是试图利用五等爵位制来提醒和警告袁绍,重建皇统不宜操之过急,而阴谋篡立更是自取灭亡。霸业毕竟不是王业,要成就霸业,要继“桓、文”之功,就要尊奉当今天子。
沮授和田丰一样,都已猜到袁绍要求极力重建皇统背后的深意。五等爵位制的提出,正好给了袁绍一个缓冲的机会,暂时把袁绍推到一个正确的位置上。
五等爵位制被否决的后果非常严重。
首先,天子和李弘得罪了各地州郡大吏,李弘的合纵之策随即失败,河北被孤立。
其次,李弘已经是大司马、大将军,晋阳侯,食邑一万户的朝廷重臣了。他的地位极其尊崇,他已经不能再升迁了,他也可以不要赏赐,但他的下属呢?他否决五等爵位制,也就等于断绝了他下属们的升迁之路,抢去了他下属们的荣华富贵。试问,有多少文武掾属会因此而怨恨李弘,会因此而丧失对李弘的信任和忠诚?河北大吏们必定要和李弘离心离德,河北的情况会越来越糟糕。
第三,这个表奏虽然是我们递上去的,但受益最大的却是李弘。当今世上,若论军功,李弘最大,五等爵位制一旦通过,天子至少要拜封李弘为晋阳公,而偏偏这一点,正好刺痛了天子和大臣们最为敏感的地方。当年董卓先是自封太师,后来甚至想自封“尚父”,他把天子和皇权的尊严践踏到了极致。今天,李弘更是变本加厉,他不但要践踏皇权,还要抢夺皇权,霸占天子的江山。天子和大臣们为了防患于未然,会不惜一切代价,联合河北的一些大吏,诛杀李弘。河北崩裂的危机随即开始。
只要河北发生叛乱,李弘拿起屠刀诛杀大臣,他就坐实了簒逆之名,剩下的事就很简单了。大人可以高举勤王兴汉大旗,主盟天下,集结各地州郡兵马同击河北。
由“七国之乱”到孝武皇帝集权后,封国的“王”逐渐失去了诸侯地位。同时间,由于战争多,因军功而封侯的人也非常多,关内侯与列侯站满了朝堂,这是武人最辉煌的一段时期。
与此同时,还发生了一件和侯爵有关的大事。孝武皇帝将列侯与三公重臣联系了起来。若被拜为三公的朝中大臣,还没有列侯爵位的,则立即被赐封为第二十等列侯。孝武皇帝的这一封赏行为,却被后世当作一种惯例制度沿袭了下来。
孝武皇帝一朝,关内侯与列侯的分封,还是较多的按军功来赏赐。但在“武”功之外,凭“文”功而封侯的大臣也在逐渐增多。到了昭宣中兴,即本朝文治时期,尤其是孝宣皇帝一朝,地方官吏凭借“文”功政绩得以封侯的情况,一时达到了极致。
昭宣中兴之后,国势日下,外戚宦官相继擅权。这些人大量私封自己的亲信子弟为侯,外戚更是一门数侯,而中官一日数侯者也是屡见不鲜。关内侯与侯爵随即不再尊贵。到了后来,天子开始卖官鬻爵,敛钱之风愈演愈烈,关内侯与列侯多如牛毛,越封越贱,彻底不值钱了。
朝廷的官职毕竟有限,现行的二十等爵位又不尊贵。在这个关系社稷存亡的时候,朝廷应该修改封爵制度,恢复两周时期的五等爵位制。在现行二十等爵制度上,另外再加上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二十等爵位制和五等爵位制同时实施,互为补充。
另外,李弘迫于合纵失败的压力,可能不待河北恢复元气,冒险出兵。
各地州郡大吏联名上表要求修改封爵制度,也就等于告诉李弘,我们虽然尊奉天子,但我们尊奉天子是有代价的。我们要分享皇权,要分享大汉的土地,要行霸道,继续“桓、文”之功。李弘从这份表奏中看到了我们连横的强大,看到了各地州郡实力大增的后果,所以他会趁着各地州郡实力不济的时候,率先展开进攻,意图占据平定天下的先机。
李弘不待元气恢复就匆忙出兵,伤上加伤,实力会继续受损。李以要打,肯定要挑选一个实力最弱的,不是青州田楷就是兖州曹操。田楷和北疆的某些大吏有很深的交情,他是河北可以拉拢的对象,所以李弘只会打曹操。曹操被他打败了,我们再联合其它州郡共同出兵。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占据兖州,又能消灭曹操,还能重创李弘。
“不管李弘是否冒险出兵,此策或多或少都能帮助我们赢取发展的时间,帮助我们顺利实施连横之策。”沮授最后说道,“李弘虽然救下了天子,占据了部分有利因素。但只要我们实施此策,李弘的所有有利因素就会全部转化为不利因素。到时,他救的就不是天子,而是刺杀自己的一把锋利武器了。”
大帐内良久无声,袁绍和众人都在用心思考沮授的这个建议。
凡州郡大吏建有文武功勋,在无官可升的情况下,除了增加俸禄外,更应该赐高等爵位,从而激励各地州郡大吏为稳定社稷,中兴大汉而浴血奋战。
当然了,此时我们要求朝廷改变封爵制度,目的不是为了激励大家多建功勋,而是为了削弱河北实力,打击李弘的合纵之策。
五等爵位制的关键不是爵位的尊贵,也不是封邑的多寡,而是世袭行使封邑之地的军政大权。仅此一点,就能让各地州郡大吏趋之若骛。
各地州郡大吏联名上表后,河北随即就会陷入混乱。
五等爵位制的实施虽然可以暂时安抚各地州郡,暂时稳定天下,但随着各地州郡实力的增强,天下必定大乱。诸侯逐鹿,先得者为王,大汉从此分崩离析。所以,天子不会答应,朝廷不会答应,李弘更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