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节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节(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贾诩摸摸自己的胡须,看看坐在周围的傅干、陈群和袁涣,惊讶地问道:“我老了吗?我新娶的夫人马上就要生儿子了,我应该还不算老吧?”

尚书台和外朝诸府都可以接受中朝的指令,执行皇帝的命令。皇帝倚重和信任尚书台,决策后的政事都让尚书台去执行。那么外朝诸府形同虚设,没事可干了。反之,尚书台的大吏们就可以去喝喝酒聊聊天,混混日子了。

长公主爱恋大将军,信任大将军,朝堂上下无人不知。退一步说,就算长公主和大将军之间没有私人感情,但为了中兴社稷,长公主也会主动去讨好大将军。大将军威震天下,手上有军队,可以帮助天子重振大汉,而讨好外朝的大臣们却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在天下没有平定之前,天子需要大将军征伐四海之都,尚书台的权力肯定会凌驾于外朝诸府之上。外朝诸府这时候的最大作用就是牵制和制约尚书台,免得尚书台权力过大,反过来侵害皇权。

“现在朝廷的官制格局和当年孝武皇帝托孤时制定的官制格局根本就是两回事。”

“当年孝武皇帝托孤于霍光,是利用中朝尚书台的权力保扩皇权,制衡相权,三者间互为牵制和制约。现在朝廷的官制格局,则是皇权占据绝对权威地位,外朝和尚书台在强势皇权地控制下平分相权,互为牵制。”贾诩连连摇头,一脸钦佩,“长公主的才智令人惊叹。”

贾诩说完了,李弘也把手中的文卷看完了。

“是吗?”李弘丝毫没有诧异,“贾大人请说说。”

这个新官制完全体现了以长公主为首的坚持“以法治国”的一帮官吏的治国思路。

这些人主张“不法古、不循今”,锐意改革,从这份新官制来看,他们不仅仅是锐意改革,而且还改革得很彻底。

这些人推行“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突出强调君权的至高无上。新官制中有两个惊人的创举,一是增设了中书监,并以中书监为中朝,和内朝互相呼应,皇权大为稳固。二是把尚书台划出外朝,成为和外朝平起平坐的独立机构,并且把尚书台迁出了宫中。这两个惊人的创举正是为了加强和巩固皇权,让君主的地位更加崇高。

过去长公主主政,四位大臣参隶尚书事辅政。长公主一个人督领内朝,而中朝则由长公主和四位辅弼大臣共同督领,尚书台的权力被五个人瓜分了。

李弘想了一下,慢慢说道:“外朝和尚书台在职权上还是有很大区别。随着战争的结束,天下的稳定,天子的逐渐长大和长公主权柄的逐渐失去,外朝最终还是能控制相权。”

贾诩笑笑,“大将军,长公主维护皇权的决心非常坚定。等到天下平定后,外朝诸府的作用恐怕……”贾诩把后面的话收回去了。

“恐怕什么?”李弘问道,“难道尚书台还能取代外朝诸府。”

“正确。”贾诩轻拍案几,颇为兴奋地说道,“完全正确。”

李弘瞪大眼睛望着贾诩,难以置信,“怎么可能?本朝的三公九卿制至今已经实施了四百多年,怎么可能会被一个小小的尚书台取代?贾大人,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现在增设中书监,以中书监为中朝后,长公主就一个人督领了中朝、内朝,手中的国政决策权急剧扩大,权力骤增。

尚书台迁出宫中后,由大将军督领。由于大将军身份特殊,又是辅政的大司马大将军,所以依然拥有参予国政决策的权力,另外还独自拥有兵事上的决策权。

现在尚书台是个和外朝平起平坐的独立机构,不再承担中朝的一部分职权,因此国政上的决策权有所减少,但随着机构的扩大,尚书台本身拥有的一部分相权即行政执行权却随之扩大了。尚书台依旧权重。

外朝诸府因为改设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制,相权迅速扩大,但让外朝大臣耿耿于怀的是,它的一部分被中朝夺去的国政决策权因为中书监的设置,还是被长公主控制着,而尚书台的独立和迁出宫中,又让自己的一部分行政执行权和尚书台拥有的行政执行权重叠了。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外朝非常不利的格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