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十八节(第3 / 6页)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韩遂至死不会放弃关中。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都不是西凉人,我们都会象崔烈老大人一样,在无力顾及西凉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放弃西凉。韩遂和西凉人不信任我们,他和他的手下们会死死抓住关中。此时的关中是拯救西凉,保护西凉的救命稻草,换了你我,也一样不会放弃。
现在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假如韩遂愿意和我们议和,把关中还给朝廷,朝廷会给他什么?会给西凉什么?
我们什么都不会给他,我们现在自顾不暇,我们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能力满足韩遂的要求。他要求什么?他只不过要求一个稳定安宁的西凉而已,要求我们给西凉人一个安居乐业的家园而已,但我们做得到吗?
“老大人和荀大人是不是给丞相蔡大人、御史大夫刘大人、还有钟繇等几位九聊大人也各自写一封信?”李弘笑着说道,“太尉大人、光禄勋张大人、卫尉吕大人、尚书令李大人那里我亲自写信。你们看如何?”
“大将军想得很周全啊。”杨奇捋须笑道,“你是不是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事关社稷命运,我不敢出错,你们也不敢出错,大家还是谨慎又谨慎为好。”
大汉国建兴四年(公元200年)五月。
五月初,晋阳。
现在,终于给他等到今年不打洛阳的借口了。
虽然今年不打洛阳,但也不能给袁绍等叛逆以喘息的机会,不能让他们恢复了实力,所以这仗还是要打,关键是看在哪里打。中原战场是不可能了,因为江东出事了,中原部分军队要去打徐州。那么只剩下一个地方,就是关中、关西,也就是朝廷给出的另外一个攻击之策。
“大将军的意思呢?”杨奇问道。
“老大人的意思呢?”李弘反问道。
杨奇摇摇头,手指李弘笑道:“大将军现在越来越狡猾了。好了,我们不要再争了,大将军的考虑相对来说更稳妥,更有把握。仓促打洛阳,尤其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打洛阳,的确没有把握,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大将军书奏长公主。
大将军仅凭孙贲一人之言就妄加猜测孙策死了,江东可能大乱,继而就此决策先打关中,这个说服力显然不够。所以他在书信中又不厌其烦地说了更多的理由。
平定天下,对朝廷来说,最大的隐患是北疆和西疆的胡族诸部。这些胡人一旦叛乱,朝廷就要花费巨大精力去平定,这显然会大大阻碍大汉的中兴步伐。这次朝廷主动招抚柯比熊的目的,正是出于稳定北疆的考虑。
西疆的问题朝廷现在必须摆到日程上来,因为西疆的羌人在休养生息十几年之后,元气恢复了,他们的新一代长大了,对大汉疆域再一次虎视眈眈了。
韩遂迫不及待的拿下关中,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已经无法抵御越来越强大的羌人了。过去对抗羌人的是整个大汉,现在他一个贫瘠的凉州郡,数万军队,如何戍守数千里的广袤疆域?河西郡县的丢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韩遂拿下关中后,他接着想干什么?把西凉人迁到关中,在西凉坚壁清野,和羌人继续战斗。他是西凉人,他不会象崔烈老大人一样,实在顶不住了就放弃西凉。他绝不会放弃,所以他要富庶的八百里秦川作为他戍守西疆的坚实后盾。
荀攸十分不满地望着杨奇,欲言又止。
“公达,实话对你说吧,今年打洛阳,我也很害怕。虽然在九月之前,我们可以完成人口南迁,但青、兖两州未必能稳定,稳定了未必能马上得到粮食,百姓也未必能马上上缴赋税。中原有十七万大军,一旦打起仗来,粮草消耗惊人。虽然青、兖两州只要提供一部分粮草,但对于今年的两州来说,困难太大。一旦受灾,一旦发生象圈地炒地一样足以祸乱郡县的突发事件,我们怎么办?与其冒着这样那样的危险打洛阳,还不如一门心思去打关中,打关西,先完成对洛阳的包围。”
李弘、麴义、傅干等人脸显喜色。朝中一帮老大臣陆续病逝和致仕后,象杨奇这样出身显赫而又德高望重的老臣已经不多了。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恐怕就是荀攸也不好太过执着了。
果然,荀攸让步了。他考虑了很长时间后,对麴义、杨奇说道:“我们就此事联名上奏吧。大将军做出决策,我们给长公主和朝廷做出分析和解释。不管江东的事最后出现什么结果,我们都要让长公主和朝廷能够认同大将军的决策,支持大将军的决策。这样在制定和实施具体方案的时候才会群策群力,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埋下失败的隐患。”
麴义和杨奇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