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溪城】(第3 / 6页)
林南听完孙轻的汇报,便道:“你做的很好,这两年来你立了不少功劳,从县尉做到校尉,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你的手下也都是在当地征召的熟悉地势的人吧?”
“是,属下在一年前奉命在此地建造坞堡,坞堡建成之后,便在这里征召了一千名熟悉地形的猎户,按照主公的训练方法加以训练,已经成为了一支可以独当一面的军队,虽然高句丽军有三万人,但是只要属下死守此地。他们也休想从这里进入辽东。”
林南见孙轻已经比以前成熟了不少,没有了那种浮躁,便感到很欣慰。他想起了褚燕、于毒、孙轻刚加入他的军队时。孙轻还是一个只会发牢骚的山贼,全无军人的气质可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他在想褚燕、于毒、胡彧这些他大概有一年多没有见到面的手下会变成什么样子。
“诺!”
命令颁布下来之后。林南便将所带来的连弩分发给辽东驻军,自己带着五千飞羽军和八千辽东驻军。迅速赶赴辽东和高句丽的边境,顺着大梁河一路向东。准备和高句丽军在溪城大战。
溪城属于襄平县,林南曾经沿着大梁河向东抵达了辽东和高句丽的边境,而他记得这个位置是溪城市,便直接在那里设下了一座巨大的坞堡,命名为溪城。
此时林南和高句丽剑拔弩张,林南也是有恃无恐,新做出来的连弩正好派上用场,加上他还拉来了守城用的连弩车、转射机、籍车等器械,以少数兵力守卫溪城,然后再进行反击的计划就此定下了,而一场大战也即将拉开……
溪城旧名“溪城湖”,这里矿藏丰富,被誉为“地质博物馆”,以产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而著称。而此时的溪城,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因为和高句丽接壤,这里常常受到高句丽人的袭扰,所以百姓不多,只有少数的猎户。
国渊点了点头:“胡次越特地派人到辽东来,希望主公能够批准他的建议。”
林南道:“胡彧久守乐浪郡,对当地的风俗习惯也都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了,既然这是他的提议,那我就尊重他的意见。”
国渊道:“胡次越前日刚派人来过。说他已经成功说服三韩诸国,请主公勿以东南为念,并且主动央求带兵出击高句丽。和主公一同夹击高句丽。”
林南笑道:“三韩诸国林立,胡彧仅凭借一张嘴便说服了三韩诸国臣服于我。这份才能确实不可小觑,钟离昧之后果然非同小可。看来,我把让留在乐浪郡是屈才了。只是,他若带兵北上,乐浪郡谁人看守?”
王烈抱拳道:“启禀主公,属下愿意留守乐浪郡,以镇三韩之民。”
溪城的山属于白山余脉、尾脉,既有山之隐,又有原之阔,溪城的巨大坞堡就建筑在坪山上。
坪山是一座山,并非后世的坪山市。坪山位于溪城南,海拔六百五十七公尺,山势巍峨,是溪城擎天之石。顶部平坦,面积有二百五十余亩,故名“坪山”。
山顶四周有绝壁围绕,似刀削斧劈,峥嵘俊秀。置身北端崖上,偌大山城,一览无余,实为观赏山城绝佳之地。而坪山是溪城的卫士,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捍卫辽东的东大门。
一进了溪城坞堡,负责驻守此地的校尉孙轻便将林南等人迎接进了坞堡内,立刻向林南汇报高句丽人的动向。
“启禀主公,高句丽王一共派遣了三万大军充塞在溪城以东的山林里,从五女山到关门山、九顶铁刹山、庙后山高句丽的勇士前后相连,在各个山谷中流动,属下也难以摸清高句丽的主力何在,只好死守此坞堡,以待援军。”孙轻拱手道。
“报——”一名斥候拉长了声音从外面跑了进来,大声喊道。“启禀主公,高句丽王又朝边境增兵五千。”
林南听后,觉得高句丽实在是得寸进尺,而三韩道路遥远,如果去攻打三韩的话,可能会让相互不和的三韩拧成一股绳,如今胡彧竟然说服三韩之民臣服于他,他也就不必去费这个兵力了,再说三韩那里也没什么资源,只要三韩作为附属国臣服于他就行。以后再对三韩慢慢进行分化。
他猛然站起了身子,当即吩咐道:“王烈,你换马不换人。即刻亲自赶赴乐浪郡,就任乐浪太守一职,让胡彧带兵五千精锐北击高句丽,我亲自率领大军进攻丸都城。”
“诺!”
“国渊,你再派出斥候,火速去通报褚燕、于毒,让他们两个带兵向东进攻高句丽,伙同夫余人进行夹击。一个月后,我在丸都城上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