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人物天赋系统 > 第1012章 【接替】

第1012章 【接替】(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也不知道皇上怎么样了?”周瑜走着走着便停了下来,在沿江的小亭里坐了下来,心中是一阵的惆怅。

不多时,外面下起了蒙蒙的细雨,江南已经进入了雨季,周瑜就静静地坐在亭子里眺望着外面,看到雨幕中翩翩走来了一位美女,那张娇艳美丽的脸,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美女撑着一把油纸伞,走起来婀娜多姿,快一点便显得匆忙,慢一点又显得迟缓,他这样不快不慢的走来,倒是一种别样的美。

半个月来,周瑜一直按照医嘱吃药,好好的养伤,看似平静无奇。实则在他的内心里,却深深的牵挂着一件事。

吃过早饭。周瑜便去了浔阳江上检阅水军,看到吴国的将士操练的热火朝天,心里也有了些慰藉,但是更多的却是一种莫名的担心。

华夏国疆域广大,东吴不过才占着其中一小部分,加上华夏国近年来在国力上可谓是蒸蒸日上。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军事上,吴国都落后于华夏国,长期以来,吴国一直和华夏国展开军备竞赛,但最终的结果却带给了吴国一连串的经济危机。

吴国地处江南。此时的江南人口还不及北方人口的一半,另外就是耕地面积少,水利工程也很少,吴国的每年赋税收入,才是华夏国的五分之一,这样的一个国力衰弱的国家,真不知道能够撑到什么时候。

周瑜闲庭信步的走在军营里,目睹过那一张张他都熟悉的脸庞,越发的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了。

荀攸继续说道:“可是,如今已经差不多半个月过去了,周瑜却毫无动静,此举一反常态。臣以为,周瑜必然在暗中谋划着什么,一直在等机会。而且,我华夏国和吴国处在盟友关系,如果公然撕破这个联盟,只怕天下人会说我华夏国背信弃义。”

“统一大业,近在咫尺,吴国得寸进尺可曾想过我们是盟国,屡次制造边境恐慌,早已经没把同盟放在眼里。”林南怒道。

贾诩急忙劝慰道:“话虽如此,可是这其中确实于理不合,一旦公然撕破盟约,就会被天下所唾骂,请皇上三思啊。”

诸葛亮道:“皇上,臣以为,要攻伐吴国也未尝不可,只需略施小计,让吴国先撕破盟约即可,这样一来。我军便可顺水推舟,以雄师南下,公然吃掉吴国,完成未竟的统一大业。”

林南道:“说的简单,可是谈何容易?”

近年来,孙策开始穷兵黩武,大肆征召士卒入伍,扩军至三十万,将兵马一分为二,交付给周瑜一半,自己统领一半。七年前开始远征夷州,结果这场战争一打便是两年,多少青壮年丧生在这场战争中,可是打下夷州后,却发现这里还是个未曾开垦过的原始之地,甚至连山越都不如,民众都过着原始的生活,可谓是茹毛饮血。

直到孙策亲自进入了夷州的腹心地带,才知道他被林南给骗了。从那以后,孙策便发誓,一定要讨回这笔账。夷州虽美,吴人却不愿在此居住,最后吴军还是退出了夷州,让夷州上的居民每年给吴国纳贡完事。

付出的多,却收回的少,为了攻下夷州孙策耗费了数以亿计的军费,战士死亡还要给安家费,这是最不值当的交易。

无独有偶,吴军在朱崖州也呆不下去,最后还是把地方让给了当地的土人,名义上朱崖州和夷州已经纳入吴国的版图,可实际上,却还是孤悬海外。

周瑜已经一连三年没有回国京城建邺了,孙策也长达三年的时间没有和周瑜再见过面了,周瑜只是听说孙策在捣鼓着怎么样研制出更加厉害的战争武器,整日沉迷其中,也效仿华夏国,建立了一座翰林院,聚集大批的工匠在里面,每日锤锤打打,并且将朝事全部委托给其弟孙权,自己就常住在翰林院里。

诸葛亮站了起来,请命道:“微臣愿意离开京城。去荆州走一遭,协助燕候共同对付周瑜。皇上只需给我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内,臣必然要让吴国先撕毁盟约,受到天下人的唾骂。”

林南听后,想了一会儿,便道:“好,朕就准你走上一遭。三个月的时间,朕也可以进行军事调度。将兵力部署在东南一线。陈琳,拟写圣旨,擢升江夏知府林麒为荆州知州,全权负责东南之事,封诸葛亮为江夏知府。”

“臣遵旨。”陈琳便立刻提笔开始写。

诸葛亮则拜谢道:“谢主隆恩。”

浔阳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