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皇帝出迎(第2 / 3页)
他们半夜启程,就是为了要在天亮之前。赶到离长安三十里之处,那将是长安百姓,欢迎李治等人回来的游行,而终点是在承天门,估计之后有可能要全城欢庆,弄成象上元节那样的盛典!
大队行得极快,一路急赶,虽然大车中的人被颠簸得极是难受,可却没有半个。人出声抱怨,他们都知道,重要的时刻,就要来到了!一口气,急赶出六十来里,尚未到达指定地点,夜『色』之中,赶来迎接李治和王平安的百姓,就开始渐渐多了起来。
百姓们人人手举着火把,在路边欢呼,待车队行过,他们便跟在后面。一起向长安城走去!人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长,不到十里的路程,队后便已跟上了上万名百姓。火把将夜空都照亮了,欢呼声此起彼伏!
李治啊了声,道:“这么快就回京啊!”…且黄不愿意,曰发现自只喝醉了,惹了祸出来也没关系正只要有父皇在,有舅舅在,啥事都能给他解决,坏事也能变好事,他就又不想这么早的回京了,在外面待着多好呢,多自由呢,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史忠臣道:“朝廷不可一日无太子啊,多少政事,还等着太子你回去处理呢!”
“那,好吧!”李治这才不情不愿地答应。
李绩给史忠臣领到一处宅子,给他安排好了住宿,大家回屋件息。
第二天,消息传了出去,皇上亲点王平安为副主考,士子们欣喜欲狂,纷纷跑来向王平安道喜,可王平安却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一直到明年科考结束,他都不会再收行卷,更不会做谁的知己了!
史忠臣笑道:“太子深谋远虑,为我大唐百年大计着想,皇上当然要支持了,怎么会不答应呢!”
他看向王平安,就见王爵爷还直挺挺地跪着,竟然连半点反应都没有!他忙道:“无病,该领旨谢恩了!”
王平安啊地一声,回过神来,道:“谢恩?可是小臣何德何能克然可以做副主考官?这这,这万万不可啊!”
史忠臣上前拉起他,笑道:“圣旨里不是说了嘛,太子要为后世之人立个捞样,皇上很是赞同,所以你一定要为天下士子们做好榜样,不可辜负了皇上和太子,对你的一片期望之情啊!”
王平安慢慢站起了身,心想:“我成了天下士子的榜样了?我怎么成的啊,我自己怎么不知道?”池心下茫然,当真是啥话也说不出来了!
可士子们却根本不在意,他们早就“拜入恩师的山墙之内”成为王平安的入室弟子了,还用得着投啥行卷,求啥知己啊,咱们都是王副主考你老人家的弟子,是一家人,不分彼此的!
忙乎了一天,收拾好行李,当天晚上午夜刚过。众人便即出发,离开了石坑村。士兵们举起火把。开始焚烧小村。这里住过天花病人。又进行过辨证,虽然成果是好的,但在没有将成果向天下推广之前。还是要烧掉小村的,以免有不知情的百姓进来,被染上天花。天花只能预防,却是不能治的啊!
出村之时,王平安回头望了一眼,火光烛天,照得山谷之中一片通明。这个小村他住了半个夏天又加小半个秋天,有些感情了,现在他要离开,小村子却要变成灰烬,难免心中喘嘘,感慨一番!
山谷之外,早有军队等候,马车无数,都是来接谷中众人的,所有参加辨证的人都要进京,去朝拜皇帝,去接受百姓的欢呼!
上了大车,一路向长安赶去,夜半赶路,士兵们点起火把,近千人的大队,足足延伸出去两里多地,长队蜿蜒,犹如一条长龙,慢慢游动!
史忠臣心里明白,不论是谁。突然间遭受到了如此重大的荣耀,或者说是打击,没有谁能绷得住,想不发呆,那是不可能的!
看了看王平安,虽然文质彬彬的。但嘴上无『毛』,年纪连二十都没有到。他怎么能当主考官呢?唉,真是”说你行,你就行,不服不行啊!
史忠臣转头对李治道:“殿平,辨证天花事宜的那个大难题在您的指导之下,已经解决了吧?”
李治连忙点头。道:“迎刃而解,不费吹灰之力!”该吹的时候,就得吹,吹灰没意思,得吹牛才行!
史忠臣道:“那就好,京中已经准备好盛大的仪式,就等太子殿下你回京了。咱们再待一日,后日便启程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