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斯文(第1 / 3页)
队伍很长,五百多人呢,两排走,不时有人掉队,甚至有孩子路过自己家,跑到栅栏外面,与自己家的狗狗交流两句。
数遍整个大宋,就没有一个地方能摆出此等阵势的。
新来的游客看傻眼。娃娃们一个个营养好,收拾的也干净利索,每一个瞧着都那么喜人。
游客们本是富贵人家的,初时被从码头拉下来。听说是去村子,还以为村子很穷,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
眼下才晓得,上岗村好厉害,能把孩子养成现在的样子。花掉的钱要多得吓死人。
小孩子的队伍是两排,大的走在前面,小的跟在后面,队伍两边每隔上一段距离有一个妇人,越到队伍的后面,妇人出现的间隔越短,因为孩子小。
娃娃们的衣服换了,邢荣隆成衣行免费给制作的,当初成衣铺子花十两黄金买徐宝的对联,准确地说是下联之后,一直没断过联系。
村里做衣服,总是找他们。
当村子徐宝让人用买来的棉花给宝宝们做出棉袄后,成衣铺子专门派人去进的大量棉花。
经过设计,在京城卖出不少,价钱还很高,所以又给村里的孩子们量完做了一套。
徐宝看着,同样满意,他甚至幻想着若是把村里的孩子队伍拉到自己那边,跟别的小学比古礼,保证能震慑住那些小学。
当然,他只是想一想罢了。
不再是徐宝让村里人做的那种对襟的衣服,是这边的斜襟的,比正常的厚,女孩子下面是裙装,男孩子下面是开襟的,就是正常宋朝的衣服,用的好料。
这等衣服在徐宝那边的人看来,本就是很漂亮,古香古色的,一旦穿在娃娃身上,就一个字——萌。
更萌的是队伍后面的小宝宝们,一岁半的,两岁的,两岁半的,他们腿短,前面大哥哥、大姐姐正常迈步,轮到他们必须多倒腾几下。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总走神,跟着唱的时候嘴不利索,并且走着走着,突然就看向路边的某个东西站住了,一动不动的,发呆。
有的是过了几息自己反应过来,回过神,追上队伍,有的实在是清醒不过来了,负责看着的妇人就抱起来,送到前面的队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