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朝伪君子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禁宫暖月

第一百五十八章 禁宫暖月(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弘治帝皱眉沉声道:“他没事进御膳房做什么?”

未来的历史必然已改写,朱厚照纵然荒唐,但至少不会是昏君,他懂得了什么才是他该珍惜的东西。

“奴婢不知,殿下一出来便将一切人赶了出来,并将大门打开,不许任何人入内,不知在外面忙什么,奴婢等不敢窥视。”

欲做人君,先做人,明天的这段阅历是史书上的朱厚照不曾有过的,置信对他会有很大的触动。

弘治帝沉吟片刻,放下手里的奏本,站起身道:“摆驾御膳房,朕亲身去瞧瞧。”

御膳房的大门紧闭,一干厨子,太监,宫女在外面急得团团转,不知太子殿下受了什么刺激偏要跑来庖厨之地祸患,却又不敢出来打扰,只听得外面笃笃笃然后一阵碗碟摔碎的声响。刘瑾和谷大用急得搓手跺脚,快哭了……时已掌灯,御书房里琉璃宫灯高照,书房内亮若白昼,弘治帝随意地披着龙袍。烛光下批阅着奏本,神情专注,面有忧色。

刘瑾和谷大用焦虑地站在门外跺脚。心中把那多事的秦千户诅咒的千万遍,而朱厚照则一头钻进了御膳房,把掌厨的太监一脚踹出门外,独自在外面忙活起来。

江南水患,辽东水灾,四川土司造反,东南倭寇扰境。更别提鞑靼小王子(伯颜猛可)频频犯边,简直每年入冬之前,边军都要与鞑靼浴血奋战几回,明明胜少败多,屡屡边境被鞑靼大军暴虐夺掠之后尽兴而归,宣府大同的总督却仍厚着脸皮粉饰太平,言必称胜。

今晚朱厚照入了内宫先行为有些反常。不向父皇母后请安,却在一群太监宫女的陪同下,浩浩荡荡闯进了素日从不涉足的御膳房。

弘治帝搁下朱笔,揉了揉紧拧的眉心,忧心忡忡叹了口吻。

秦堪将朱厚照送出门外,目送着亲军侍卫仪仗蜂拥着他的车辇走远,嘴角显露了淡淡的愁容。

皇帝出行,内宫太监宫女扈从云集,弘治帝乘着轿辇,禁宫武士开道,内宫太监宫女紧随,所幸弘治帝节省自律,极少动用全部仪仗,百余人便匆匆朝御膳房行去……当弘治帝离开内宫南侧的御膳房门前,急得团团转的刘瑾,谷大用等人纷纷跪伏于地。

朱厚照懊丧极了,索然叹息半晌,见天色已擦黑,城门快关了,只好怏怏向秦堪告辞。

御膳房的大门依旧紧闭,外面传来咕噜咕噜沸煮的声响。

弘治帝只要一位皇后,也只要一个儿子,后宫单纯得像一杯白开水,朱厚照有时分在宫里玩得太晚,宫门落了闸来不及出宫,也习气性地住在宫里,有时弘治帝在御书房彻夜批阅奏本。朱厚照则在御书房里睡下,所以对于太子夜晚入宫,宫内的禁军和太监宫女早已见怪不怪。

这样的大明江山,如此遍地疮痍的祖宗社稷,教他如何放心交给朱厚照?那个十五岁孩子的衰弱肩膀,扛得起这样的重担么?

逻辑复杂,却放之四海皆准……朱厚照进了城,没有回东宫,却直接进了内宫(作者按:明朝太子寓居的东宫实践叫清宁宫,位于皇宫外宫东面,御马监左侧,内外宫以崇楼为界,二者夜晚落闸隔绝。)按规矩太子成年后要在东宫独居的,不得留宿内宫。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殿外传来短促的脚步声,一名宦官匆忙入内,跪地颤声道:“陛下,太子殿下不知为何竟进了御膳房……”

一个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守护信心的人,一个情愿为父亲亲手做羹汤的人,可以一定,他绝不会是一个坏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