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一)(第5 / 5页)
很显然,无论接下来的时运如何发展,这个时代的大明帝国,都已经不需要他这样的小人物来拯救了。不管是哪一路穿越者最终得势,采用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制度治国,最起码都远比满清入关要好得多。
总而言之,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的光明未来似乎已经被确定,不再需要俞国振拼上性命去拯救了……可是既然如此,我又该做些什么?命运让我穿越到这个时空,又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
一念及此,俞国振就忍不住满腹惆怅,但又不敢跟任何一路穿越者相认,唯恐对方是那种狭隘的龙傲天性格,坚信“一伙穿越者的最大敌人是另一伙穿越者”……这种担心让俞国振越发惊惧和惶恐,偏偏却又无可奈何……难道真的要像张岱一样,把人生看做一场大热闹,尽情享受繁华到最后一刻就好?
如此没心没肺的人生态度,俞国振显然是不认可的,但若要积极进取,却又不知该如何着手……
以自己在安徽无为的这点微薄基业,怎么能够跟那些或成名已久,或势力雄厚的穿越者相争呢?
于是,他就跟着张岱进入了又一个大厅,厅内前半是一个半人高的大戏台,下面是一张张八仙桌,装潢得古色古香,已经有不少人在厅内落座,听得津津有味。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坐下,方以智也开始聚精会神地欣赏起了这评剧。只见台上一个身材高大挺拔的男子,肤色白皙,面若桃花,凤眼含春,穿着一身大红洒金甲,身背四面穆字令旗,虚持一把亮银枪,正在台上唱着……这评剧不论是文戏武戏、唱腔配乐,均十分合方以智的胃口,让他越听越起劲,乃至于听得如痴如醉,看着台上那位穆桂英的眼神都迷醉了。
※※※※※※※※※※※※※※※※※※※※※※※
而与此同时,同来的俞国振却是对戏曲毫不上心,只是冷眼旁观身边的众生百态,看着这些衣食无忧的富贵闲人们,正在尽情地享受着他们的欢乐,宛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他们的眼中只有深深的庭院,繁华的街景,紫檀架上的古物,眼神波俏的丫环和娈童,华丽的衣裳和车轿,婉转的梨园歌舞,热闹的锣鼓吹打,烟花在幽蓝的夜空中绽放……却不知道北方的蛮族正撞击帝国的长城,不知道一个下岗驿丁的身后正聚集着一支沉默、饥饿、仇恨的大军。不知道这古老文明的荒凉冬天已经来了。更不知道他们熟悉的世界正在瓦解,恐怖的末日审判正在降临,天柱欲折,四维将裂,很快就将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于净”……
当然,在这个世界已经闯进了那么多的时间旅行者之后,未来的历史发展路程,或许就会不一样了吧
他自嘲地笑了笑,从怀里摸出几样东西,逐一放在掌上端详:一包登州的“文登香”,一包琼州的“圣船烟”,一面小小的塑料外壳玻璃镜子,一盒明显是现代工艺的缝衣针一时间不禁若有所思。
难道自己就只能在这个动荡乱世之中随波逐流,坐看其它穿越者的风生水起、挥斥方遒?
——发现自己并不是时代舞台上那个主角的俞国振,从此陷入了深深的沮丧和茫然之中。
不过,虽然俞国振自诩为清醒的旁观者,但他真正看到的,其实也只是这个浩瀚世界的渺小一隅
而且,穿越者带给这个世界的变化,不仅有着光明与进步的一面,同样也有血腥与黑暗的一幕……
作为一名很有志气的穿越者,俞国振自从降临到这个悲催时代的安徽无为州襄安县乡下之后,就一直在拼搏和奋斗——先是编练家丁、杀伐果断,在连番厮杀之后,终于成功地把俞氏族内那些觊觎他财产的亲戚都送去见了上帝;随即凭着后世的淡水珍珠养殖技术,赚到了发家立业的第一桶金。
然后,依靠自己训练出来的这一小股武装力量,俞国振跟各路山贼水匪屡屡交锋,积累战争经验,最终节节胜利,从而赢得了“无为幼虎”的豪勇之名。同时,他又以“格物”、“西学”方面的新奇知识为诱饵,跟桐城名士方以智攀上了关系,进而打入了“复社”这个在明末江南影响力极大的团体。
然而,正当俞国振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着自己的基业,扩充着自己的实力,摩拳擦掌,准备重新振作华夏的命运之时,通过复社渠道获得的各种社会讯息,却狠狠给了他当头一棒,满腔的雄心壮志几乎瞬间就化为乌有——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穿越者显然不止他一个,而且明显都比他这个乡下土财主厉害得多。
——他知晓了昔年黄石率领长生军横扫辽东、格杀奴酋的豪勇传奇,也听说了如今陈新的登州军在北方屡战屡胜的捷报,还风闻了“澳洲髡人”在海南岛上的种种奇闻……无论是黄石还是陈新,都拥有一支在这个时代堪称所向披靡的精锐强军,以及常胜不败的骁勇之名。海南岛的“澳洲人”更是带着塞满整整一艘大型货轮的工业设备来到这个世界,而他俞国振带来的只却有一个脑袋和一双手……
一瞬间,俞国振不由得心灰意懒,感觉自己似乎成了一个多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