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荒诞在十月(上)(第4 / 5页)
所以,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这八个月时间里,俄国政坛各方势力就是在进行一场忽悠大赛,谁能忽悠得最多数量和最有战斗力的小苏维埃俯首投靠,谁就能赢得政权,最后结果是列宁的忽悠能力冠绝天下,无人能及,堪比日后的希特勒,成功地用舌头把军队收服成了自己人,于是自然就成为了一国之主。
当然,忽悠毕竟是忽悠,等到忽悠的口号没法兑现,就只能通过一场红白内战来最终解决问题了……
※※※※※※※※※※※※※※※※※※※※※※※※
同样的道理,在此时群龙无首的日本,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随着天皇、宫廷、内阁、战时大本营和整个日本中央政府,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之下人间蒸发,日本全国人民一下子陷入了极度迷茫的无政府状态:交通和物流全断了,国内通讯也乱了套。原本的地方政府和军队确实还在,但仅仅是因为惯性而存在,很多人突然发现,既然天皇和政府都没了,国家好像也是不存在了,连最起码的配给物资也没处可以排队领取了。自己为什么还要听这些当官的使唤呢?
“……感觉如今的日本境内,简直又像是回到了战国时代啊中央政府完全瓦解了,地方上的所有人都在拼命抓兵权,抢物资,抢地盘,抢夺话语权,甚至是拉外援,然后各自凭着刀子说话。”
看了看被各种小旗子插得乱七八糟的日本地图,王秋伸手挠了挠头发,翻着白眼如此嘀咕道。
“……应该说,更像是二月革命之后,十月革命之前的俄罗斯……那会儿的俄国比现在的日本还乱呢。”
某只小学生驱逐舰娘耸了耸肩膀说道,“……可惜日共在本土的力量还是不够强,而且事先也没什么准备,否则倒是一个夺权的好机会……至于现在么,就只能让那些日本法西斯分子最后发挥一下余热了。”
——实事求是地说,东京核爆之后的日本国内局势,确实是跟二月革命之后的俄国非常相似。
然后,老牌的政友会、宪政会、樱会、血盟团、兴东会、关东盟、黑龙会等等极端或不极端的政治势力,立刻凭着敏锐的嗅觉趁势而起,到处拉人壮声势:这些组织原本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曾经被东条英机给塞进了一个名叫“大政翼赞会”的箩筐里,如今挣脱枷锁,立刻再次喊着救国之类的口号粉墨登场。
但问题是,这些会党原本的党首、元老和会长,有不少也在东京核爆之中蒸发了。结果很多组织还没开始举旗起事,就已经各自搞起了内部分裂。比如黑龙会就一下子冒出了十多个首领,彼此谁都不服谁,最后跟另一个世界的南斯拉夫解体一样,在乱七八糟的火并之中,迅速散架成了一堆小团伙。
接下来,各式各样的新组织,也是乘机蜂起、群魔乱舞,什么志士组、维新会、和平救国运动、反战同盟、天诛党、讨奸组……好像雨后的狗尿苔一样疯狂出现,把日本人和美国人都给弄傻了。其中既有失意政客和退隐名人牵头组织的团体,但更多的则是各种犯罪团伙和黑帮极道想要乘乱洗白身份。剩下一些干脆纯属逗比,比如在近畿就冒出了一个伊贺忍者团,盘踞了几个村子,说是要建立什么忍者长老国云云。
在这样一片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之中,日共自然也乘机拉起了一些团伙,组织了几个工会,甚至还有了自己的工人武装纠察队。但是就总体而言,势力还是过于微弱,远远谈不上能够掌握国内形势的程度。
最后,在一部分驻扎有大量兵力的地方,则进入了严厉的军管状态,至少在储存的给养耗尽之前,这些地方都是由诸位军官和将领做主,至于以后会怎么样,是不是会变成军阀或诸侯,就只有天晓得了。
在苏联解体之后,有很多擅长发明历史的文人,把1917年的俄国布尔什维克描述成处心积虑的卖国组织,并且为此不惜向同盟国出卖大量利益,尤其是放弃大片的原有国土。而布尔什维克也确实是喊过一些类似的口号。但实事求是地说,俄国在一战中的崩溃瓦解,还真的不能把罪状扣给当时的俄国布尔什维克,特别是扣在那会儿还避难于瑞士的列宁头上。就算是列宁一直待在瑞士回不去,俄国的局势也好不起来。甚至如果没有列宁回去收拾江山的话,甚至连俄罗斯这个概念能不能继续存在,恐怕都会非常非常的成问题。
在二月革命爆发,列宁返回俄国的时候,俄罗斯的局面是一副什么模样呢?简单来说,就是整个国家机器散了架,冒出了一大堆名叫苏维埃的组织:苏维埃这个名词,对绝大多数现代中国人来说应该都不陌生,但这个名词的真正含义,很多人恐怕就不太清楚了,甚至还有可能把它误解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专用概念。
事实上,苏维埃这个词语的诞生很早,甚至早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其本身也跟红色革命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果按照俄语的字面翻译,它的意思就是“代表大会”。所谓的“一切权力属于苏维埃”,就是什么事情都是要大家一起开会讨论才能说了算的,不能由某几个头头一拍脑袋就自作主张。
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在俄国革命的过程之中实际执行起来,就变成一团糟了,首先就是苏维埃的数量实在太多了一点:二月革命之后,在列宁回来之前,整个俄国境内就一下子冒出了七百多个苏维埃,都自称代表某些人的利益。比如工人有工人苏维埃,农民有农民苏维埃,士兵有士兵苏维埃,教师有教师苏维埃。而且不管哪一种苏维埃都有很多个,比如工人苏维埃的数量就多达上百,有按所在城市划分的,比如基辅工人苏维埃,莫斯科工人苏维埃,也有按照职业划分的,比如铁路工人苏维埃,纺织工人苏维埃。这些概念很显然是彼此重叠的,结果很多人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是哪个苏维埃的。
每个苏维埃都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彼此各自为政,互不隶属,简直像是独立的国家。亏得还有一个彼得堡中央苏维埃和一个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让此时的俄国看上去还像是有个统一政府的模样。但实际上,中央苏维埃根本管不住下面的小苏维埃。临时政府也是个没钱没兵说什么都没人听的空架子政府,因为俄军都组建了自己的苏维埃和士兵委员会,除非能忽悠得士兵听话,否则临时政府的任何命令都等于是废纸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