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一路向北 下(第2 / 5页)
“浪埋。勿用担心,你小视了刘昌祚将军。”
那才是大宋第一良将。
仁多零丁在继续撤兵,不过这时候苗授带着兵马果断跟上。
多好的时机哪,至少蔡挺会配合王巨的,延州郭逵虽然未必会配合王巨,但那个韩相公争功都争到了庆州,那么韩绛回到延州,延州同样会拨出一部兵马。
经此大败,西夏还能抽出多少兵马反抗?
王巨摇头说道:“没钱了。”
不但没钱。一旦面临灭国,西夏鱼死网破的反抗,宋军仍面临着一些不可预料的风险。
因此王巨自去年起就做了一些安排。一个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安排,贺兰砚!
王君万带着手下前往金汤城。
刘阒与刘绍能则带着骑兵一大早奔向马岭川,支援西线会战。
窦舜卿押着战俘战马,一大早返回柔远寨,这些战俘大部分人继续押向庆州,让他们来承担押运粮草之职,任务还有很多,不仅庆州这块,往后去,还要从后方押运大量的粮草。
王巨战前“透支”,让诸村寨百姓将粮草与牲畜家禽一起交给诸堡砦官兵,因此一下子诸堡砦得到了大量的粮草。但百姓回来了,必须要返回粮食给他们,这就要从后方慢慢调运。这些战俘来得正是时候。至少在劳力上,不用劳烦百姓了。除了粮草,还有很多事务,王巨挟借大胜之势,生生从西夏的横山啃掉一大块。但啃下来得守住,必须修建十余个中型以上的堡砦。甚至可能象北宋末年那样,于此置军。
这又需要很多劳力,还有呢,西夏来了,虽然清壁清野,然而西夏人拆了很多房宅,既然官府提前就做过承诺,现在就必须要出人工与钱帛替他们重建家园。
至少现在还不是灭掉西夏的时候。
“没钱了?”归娘浪埋一脸的不可思议。不要多。就是将陕西路富人的一半财产抽出来,也足以支持灭夏战争了。怎么没钱了?
这个问题王巨还真不能回答啊。
就象明末,李自成起义,难道明朝穷吗?明朝也不穷,穷的是国家财政收入,只要明朝那些地主们拿出二十分之一的财产捐献,陕西的灾荒问题便可以解决,李自成何来的起义土壤?清人又如何得以入关?
“西边的那边战事不知道怎样了?”
如果不是手中有这些庞大的战俘,仅是劳力,马上就让王巨头痛了。
不过窦舜卿主要的任务还是粮草,此外,柔远寨自城东七八里一直到白豹城,这一路不知道有多少尸体。尸体还需要甄别,宋军的遗体要带回家,西夏人要寻地埋藏,否则准得将回来的百姓吓着。
杨文广继续在周边地区搜寻夏军。
此刻白豹城只留下归娘浪埋一部兵马,十分地安静。
“明公,为什么不挟此大胜,挺进灵州?”归娘浪埋问。